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北京的水果价格比云南高了太多。楚丽华的家乡是讲公斤的,这里讲斤,但是,北京水果一斤的价格,比楚丽华家乡一公斤还要贵。

所以,楚丽华是想拒绝的。

两人正在边走边推推搡搡着,

正好,让路过的阳明明看见了,本来没什么的事,只是,晚上,阳明明的衣服就出现在了费彬彬的床头挂着。而此时,费彬彬正在和室友们聊此事。

“丽华,你回来了?”

谢琦跟楚丽华打招呼。

“嗯,琦琦,我回来了。你们吃水果吗?”

丽华,这可是第一次见你买水果啊!多贵啊,我都不舍得买。”

谢琦说着,伸手拿了一个小贡桔。

“不是我买的,是王松涛买的。”

楚丽华赶紧解释一下。

“这是故意显摆一下啊,明明知道土建一班的阳明明喜欢你,你还和王松涛老是搞在一起,也不和阳明明说清楚。”

这时,正在贴着面膜说话的费彬彬突然转了话锋。

“什么叫和王松涛搞在一起,他是我哥,那都不是一个概念。而且,阳明明也没有和我说他喜欢我,难道我要自己跑到人家面前去说吗?”

现在的楚丽华,已经不像高中时那样,别人说什么,她就听着,忍着。

“楚丽华,你这属于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费彬彬继续说。

……楚丽华不想和她争下去了。

其实,她自己才是那个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

她明明经常晚上去男生宿舍夜不归宿,现在又给阳明明洗什么衣服。

不过,这话,楚丽华是不会说的。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一旦说出来,宿舍就再也没有那么“和谐”的时候了。而且,楚丽华记得,林华明和楚丽华说过,之所以会有人这么说你,和你作对,其实是因为嫉妒你,你和她们越计较,她们越来劲。

想到这里,楚丽华心里说不出什么感觉,林华明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还是挥之不去的。当然,也有好的影响。

第二天,早上一开始又是两节英语课。

照例,英语老师在四块大黑板上奋笔疾书,然后指着一通讲解。这对楚丽华来说,就是听天书,所以,她又和柯华聊起了天。反正柯华也是不听课的。他是同专业二班的,显然,被分到了C班,英语肯定也不是那么好的。

和柯华熟络起来,是有一天上英语课,楚丽华悄悄在下面织围巾。被柯华看见了,他表示希望让楚丽华给自己也织一条。他给楚丽华钱。

楚丽华欣然同意了,这也能赚钱啊。

然后楚丽华问了柯华喜欢什么颜色,什么款式。

记下了柯华的喜好,楚丽华就回去和许惠娟一起去买了毛线,然后找澡堂阿姨教自己。

慢慢的,楚丽华就和柯华熟络起来了。

其实,最开始是费彬彬突然看到澡堂阿姨在织围巾,然后突发奇想要给姚洪文也织一条就拉着众人去市场买了毛线。

那时楚丽华也觉得北京挺冷的,可是还是没舍得买围巾围脖。这样,正好可以自己给自己织一条。

首先从澡堂阿姨那儿学会的就是费彬彬,所以,大家都跟着她一起学,简单的平针和网针织法。

费彬彬这个人,虽然嘴巴不饶人,但是心眼也不坏。

大家都学会了开始织了,楚丽华因为没看明白再问费彬彬,她也会告诉你,就是嘴巴不怎么饶人。

经过费彬彬的慢动作,楚丽华学会了织围巾。

于是就出现了楚丽华偷偷在课堂里干这事儿的场景了。主要是,那样听课,楚丽华什么也学不到。她都不知道老师指着的是什么。还不如把时间用来干点别的呢。

楚丽华用胳膊拐了枴柯华。

“柯华,我发现北京的云南过桥米线一点也不正宗。我们那里的过桥米线不是这样的。”

楚丽华拉开了话题。

“那都是什么样的啊?”

柯华对吃是感兴趣的。

“我们那儿的过桥米线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呢。传说云南蒙自城的南湖旧时风景优美,常有文墨客攻书读诗于此。有位杨秀才,经常去湖心亭内攻读,其妻每饭菜送往该处。秀才读书刻苦,往往学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饭凉菜,身体日渐不支。其妻焦虑心疼,思付之余把家中母鸡杀了,用砂锅炖熟,给他送去。待她再去收碗筷时,看见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动,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书。只好将饭菜取回重热,当她拿砂锅时却发现还烫乎乎的,揭开盖子,原来汤表面覆盖着一层鸡油、加之陶土器皿传热不佳,把热量封存在汤内。以后其妻就用此法保温,另将一些米线、蔬菜、肉片放在热鸡汤中烫熟,趁热给丈夫食用。后来不少都效仿她的这种创新烹制,烹调出来的米线确实鲜美可口,由于杨秀才从家到湖心亭要经过一座小桥,大家就把这种吃法称之“过桥米线”。经过历代滇味厨师改进创新,“过桥米线”就成为了滇南的一道著名小吃。”

楚丽华把她听来的故事告诉柯华。

“真是一个美妙的爱情故事。丽华,你不是一直想自己做生意吗?不如,你就在我们学校附近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