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再生于明初九桃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为了抢在朱元璋建立新朝之前就把邮政(邮号)办起来,造成既成事实的局面,刘璎立即开始着手创办。他把办理邮号的事情交给了刘春雨,并且让他做“通达邮号”大掌柜的,这职位也等于是刘家的总管一级了。
这是因为刘春雨管着通信训练班,也是属于通信业务,只是眼下灯语通信没有纳入邮号。
刘璎找来刘春雨,对他当面交代。
刘春雨当然不懂啦,一听邮号就发蒙,刘璎只好从头讲解,告诉他这邮号是干什么的?这倒也容易,给他讲一讲官府的驿站功能就很通俗易懂。当然也有不同,这不刘春雨就发问说:“大少爷,官府的驿站是朝廷养着的,我们的邮号不是干赔钱吗?”
看来古人也不傻,不但刘谨知道这个行当不赚钱,连刘春雨也知道,他们都知道算算经济账。可以想象,一封信、一个邮寄包裹能收多少钱?比如客户邮寄一件衣服,邮寄的费用总不能超过衣服的价钱吧?否则谁会邮寄呢?当然信件是另一个问题,信息是无价的,可是也不能漫天要价不是?价格太高,人家还不如自己跑一趟呢?
刘璎只好耐心解释:“我们办邮号与官府的驿站大不相同,虽说信件流通是方便百姓,可我们送信也不是单纯行善,是要收钱的。虽说赚不了大钱,当然也不会赔本,起码能养活一帮人。”
话是如此说,可现代人都知道,社会上为公众服务的买卖通常是不赚钱的,被称为公共事业。比如医疗医药、学校、公共交通等等,当然也有邮政。要不然古代里一直有驿站,可是几千年了,却一直都没有民间的邮政,古人并不傻,原因自明。理论上说,这些事业是国家养着的。当然也会有例外,如果官府硬是要它们赚钱,民众能怎么地?
办邮号要赚大钱难,但是不赔本也容易,它不受天灾影响,倒是旱涝保收。
但是话也不能说绝了,现代人都知道,当官方放开邮政业务的时候,立刻就诞生了一大批快递公司,说明这个行业还是有钱赚的。
所以刘璎说:“这事情叫你办你就办,赔了赚了以后再说。”
“是。”刘春雨不敢说别的了。
刘璎没考虑赚钱的事,他是为了方便民众,其实信息的流通也是社会生产力,古人不懂,刘璎懂得。往深了说,信息流通也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这个道理如何我们略去不说了。反正刘璎就是要办邮政,对,现在叫邮号。
刘春雨又说:“大少爷,我还管着通信训练班呢?还要讲课,空余时间不多。我不是怕累,是怕误了您的事。”
他这话说的挺委婉的,实际上真的忙不过来。
刘璎白了他一眼,说:“你不动脑子啊?这一期学童也该结业了,你选出两个好的留下来,下一班就做讲课的先生,你只要管理就行了。这不是就脱身了吗?”
刘春雨笑了:“是,是我太笨,怎么我就没想到呢?”
刘璎:“行了,行了,说正事。还是老办法,你先要招收一批人,要年轻,识字。也给他们办训练班,学习邮号的业务。实际上也很简单,不过是学规矩罢了,有个三五天就行了。具体的学什么,我会给你文案。
“同时要张罗铺面。铺面不需要大,一间门面就够用。一间铺子两三个人即可。邮号的第一批网点是闽江沿岸的县城。给你两艘小帆船做交通,凡是船只可以到达的县城都可以办,算下来这一批网点不超过十个吧?我们的邮号只开到县城,县城以下的集镇暂时不办。在船场里开一个铺面做总号,也要放几个办事的人。这十来个铺面作为实验先经营几个月,这期间要总结经验,还要编写章程规矩。”
闽江这一段路不太长,用船只可以保证信件隔日送达。
刘春雨拿着纸笔做记录,他抬头问道:“店铺的牌匾怎么写?”
刘璎拿出一张纸,那上边是他父亲刘谨题的字:“通达邮号”。他说:“照这个字去刻牌匾,字是黄色,底色是深绿色。”
刘春雨:“绿色牌匾?没见谁家用这个颜色啊?”
刘璎:“对,就用绿色。今后凡是与邮号有关的物品,都用绿色,深绿、浅绿均可。店里的伙计都要穿一个马甲,也是绿色的。”
刘春雨瞪着大眼睛有点吃惊的样子,可是他见大少爷说的斩钉截铁,也就没敢再说什么。他心里想,要是戴个帽子也是绿色的呢?谁敢戴呀?不得让人笑话?
在现代里,绿色就是邮政的标志颜色,并且是全世界统一的,凡是邮政的设施都是绿色的。
刘春雨愣了一会又提出一个问题:“邮号业务只限于县城方便了送信,可是一个县城也有不少的人家,如果地址不准确我们怎么送啊?”
他说的真是个问题,因为古代没有门牌,门牌本就是开展邮政业务的产物。也就是说,只有当邮政出现之后才有了门牌。当然门牌出现后,它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送信,它还有很多市政管理的功能。门牌的事关系到社会治理,非官府别人办不到的,办邮号的商家不能挨家挨户的去钉门牌呀,官府也不会让你干。
是的,此时根本就没有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