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又过了几月,商队陆陆续续地回来了校园能高手。

最先回来的是陆上商队,他们货物少,上路的危险没有走海路高,不过相对来说,收入也要少许多。总共十个商队,总收入达到了七十万两白银,大清一年财政收入为1500万两白银左右,也就是说,他们跑一次商就赚了国库收入的百分之五!

其中属于日本那一路最多,四艘船赚了二十万两白银,其中的火器占了很大的比例。其他商队永璐都没让他们出售火器,和平共处是可以的,但对方不能有威胁,自个儿的军队配置还没弄齐,永璐可不打算多给大清弄几个劲敌出来。

总的来说,对于商队的第一次实践,永璐是不满意但值得鼓励的。照例百分之五的分红发下去,引来商行狼嚎一片,闹着要加入商队的人一群一群,直到永璐出面说明才罢休。

扣除各项成本及劳动力,单纯利润为五十万两白银,其中二十万两用于新店铺开发,十万两依然还给了乾隆的私库,剩下的二十万才是学堂的建设费用。

永璐与乾隆商议了一番,决定以皇家的名义来建立学堂,但学堂直接归属乾隆管辖,任何官员不得插手。二十万两白银足以在国稍大的城镇建立起学堂,并请出德高望重的夫子来任教,其中不但包括以前要学的八股文,还有各种杂学,只要是规定范围内,有人想学都可以选择这门课程。

皇帝亲自下令,下面的人办事效率直接提高百分之三百,没用多久便把学堂建立起来。那些夫子部集中送到京城进行考验,合格者方能加入学堂教学,一旦发现有走后门进来的,连同开后门的人一直处罚。

刚开始还没人相信乾隆会下手,几个大官仗着自己的权利硬是塞了几个亲戚进去,被直接降了级,亲戚也被扫地出门之后,其他人才乖乖把手伸回去,不再插足学堂。

但永璐还是不放心,规定学堂的夫子进入时必须要到京城进行考核,才能通过,且每年有一次集中考试,不合格者统统扫地出门。

与之相对应的,学堂夫子的待遇好的出奇,包吃包住,每月纹银二十两,每七天休息两天。学生每天上课时间为三个时辰,每节课半个时辰,课程轮流着来,夫子有了充分的休息时间,不用像以前那样一讲就是一天。

因此,前来应聘的人成千上万,最终只选择了其中两百个人品好、学识高的,考察通过后送到国建立好的学堂,为未来的花朵成长提供光和热。

学堂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是院校了。

高级院校肯定不像基础学堂那么好建立,只需要几间屋子,一个大院子便成。高级院校最需要的就是专业区域,比如军学院的众多武器设施,建设时间成倍增加,直到这会儿,才堪堪建立了个雏形,未来还要不断的完善。

乾隆三十二年三月,各大院校开始第一批招生,政学院和军学院成为最受欢迎的院校,其他的院校报名人数只有前两者的十分之一,十分凄凉。

不过永璐早就规定生源贵精不贵多,每年只招收最优秀的五百人,反倒是政学院和军学院的竞争压力最大。

各大院校的老师是国各地的专业大家,政治老师居然是一些三、四品的官员,偶尔还有朝廷大员来讲演,说家国大事,比起单纯地读古籍自己领悟,效果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军学院的不用说,第一批学生是军中精英,今年正式从小苦逼蜕变为学长,帮着老师训练新生。虽然其中不免有幸灾乐祸的成分,但好在他们知晓轻重,没有弄出过分的事情出来,反倒是让新生的反抗激情火山迸发。

从此以后老生与新生的对抗成为惯例,无论谁输谁赢,不得弄出人命,也不得事后报复。凡是能够在第一年战胜老生的新生都将受到院校的关注,如果能一直保持下去,飞黄腾达近在眼前。

其他的专业院校人数要少很多,像是某些专业还招不够人数,让其他专业把名额拿去招生。但其中能进来的都是让老师满意的好苗子,人少了反而更好教,校内的设施还没部建设好,至少没了压力。

这面做完,永璐的新店铺也开了起来,米面副食、衣饰住行、美容保健等各方面都有。为此永璐不光花了很多时间来画图,而且还把管事召集起来,亲自给他们培训。

既然要做,那么就要做大,永璐更希望让手底下的商行、店铺成为行业巨头,能够调控经济……因为据他所知,乾隆朝的灾害还是很多的,不良商人只要遇到灾害饥荒就喜欢提高价钱,根本不考虑底层老百姓的死活。如果他手底下的商行、店铺能够依旧保持原价,并且为之坚持,其他的商人除了降价还能怎样?

手下的人员再度扩大,这一次便直接招了好几百人,分到各个分行、分店,其中优秀的更是能够接替一些派去缅甸的管事,再度引起一片狼嚎。

一切走上正轨,永璐终于可以拍拍屁股做甩手掌柜,对此乾隆是双手双脚的同意。有了多余的时间,永璐就喜欢出宫去巡视店铺,看看善保、和琳他们的情况,还会去找巴彦看看对方酿的酒情况怎么样了。

两人年龄相差十岁,但性格脾气都对得来,相交次数渐渐多了起来,与巴彦的哥哥古梵也逐渐熟悉起来。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