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想到这里,忽问道:“老姚你说的那白蛇,如果是真的,搞不好是龙吧?”
“哈哈,如果是龙的话,它就不会盘在草里了。”老姚哈哈大笑着说道。
刘荣还有疑问,只是一时不知道该问什么。当地“狄仁杰斩九龙”的传说,在今天也还有许多与这一故事相联的地名。比如九龙川,牛洼乡好几个村所在的沟里就叫九龙川。又比如龙池、八纵坡、烂泥沟、青牛胡同,这些地名都与这个传说有关。
“其实啊,龙还不是蛇变的,那家伙生命力可强着呢,离咱们这不远,翻过几个山头,那里就有龙。”老姚又接着说道。
“啊,那龙长啥样?”小胖问。
“长啥样我不知道,但都说那里是出龙的地方。”老姚说。
“你说的是不是黄帝陵那里?”刘荣问道。
“就是那里。”老姚说着,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兴的跟着喊到:“看,酸枣!”
刘荣顺着老姚所指的方向看去,一大片酸枣林就在前面不远处,矮矮的枝叶上,挂满了红红的酸枣。“酸枣是秋天才熟,这地方没啥人来,这都是去年结的酸枣。”老姚兴奋的快走两步,顺路边走边摘起酸枣来。“你们可不知道,这野生的酸枣作用可大呢,我吃了能帮助睡眠,你们吃了啊,那可厉害了哩。”
小胖听老姚这样说,也跟着边走边摘起酸枣来。“呸,酸死人了。”小胖吃了几颗酸枣,被酸的只咧起了嘴。
“咱们边走边摘,可不敢耽误功夫啊。”刘荣说道。
“那肯定了。”老姚咧嘴一笑,爽快的答着。几人说着,边摘着酸枣,边加快着步子,往沟底赶去。
老姚说的黄帝陵那里,刘荣是知道的,只是从来没有去过。当然,说的并不是现在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
黄帝是少典部落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老姚说的地方就在这子午山里,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崩,葬桥山......”而桥山就在这子午岭东麓,当地一直流传着桥山上有“先辕坟”的传说。
子午山以子为北,午为南。传说中的“先辕坟”为正南正北方位,南高而北低,面首朝南。相传,太极图之圆就是人们最直观的天象,圆中的阴阳鱼是天下华夏河山之形;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是以太极中白鱼之黑眼、黑鱼之白眼为纯阴、纯阳点,是阴阳、乾坤、宇宙万物滋生处。“先辕坟”则恰好位于太极黑鱼之白眼位置,是典型的阳生之处。
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还记载到:......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说是黄帝以武功统一华夏后,不灭不死。有一天,黄帝就在这子午山里观着天象,忽然狂风大起,一条黄龙漫天而下,直冲黄帝而来,黄龙用龙爪抓起黄帝便要升腾上天,身边的群臣赶忙去拽黄帝,无奈只抓住了黄帝的衣服和鞋子,黄帝自此仙去,不见踪影。后人便把黄帝的衣服鞋子埋在这山里,修起一古冢以纪念黄帝,是为“先辕坟”,也叫黄帝冢或黄帝陵。
老姚说的地方,还有一种奇怪的树木,名叫“龙爪槐”,生长千年依然茂盛,树身如几条蟠龙扭曲在一起,树皮犹如龙鳞铁甲,片片紧扣,树枝更是奇怪,如龙爪,四散撑开,非常形象。当地传说,那是因为槐树沾染龙气日久,便成了这般模样。但还有一种现象,到今天都无人解释的清,有些“龙爪槐”也叫“血槐”,用刀割其树皮,里面会莫名流出血一样的红色液体来,如若天上下雨,这些树还会发出万马嘶鸣的吼声,其声甚悲。
有些老人说,这是在秦朝的时候,大将蒙恬和扶苏太子在这子午山里修“秦直道”,后来秦二世胡亥和赵高矫诏赐三尺白绫让太子扶苏自缢。蒙恬听闻大怒,找到扶苏说:“我有十万将士在子午,如此诏令,不如起兵沿直道,直下咸阳问个清楚?”扶苏却不肯听从蒙恬,留着泪水,挂白绫于“龙爪槐”上自缢而亡。扶苏死后,蒙恬也扶剑自杀,十万秦军在这子午山里缟素悲嚎整整十日,也许是感动了这山里的生灵,自此之后,这里的“龙爪槐”就变成了今天这般模样。
“前面还有一颗樱桃树。”眼见快要到沟底的时候,老姚回身喊到。
“这个季节正是樱桃成熟的季节,可咱这山里却从来也不见卖的。”刘荣说。
“这次让你吃个饱。”老姚在前面加快了脚步。
没多远,老姚用棍子指向前方一颗特别高的树说道:“看,樱桃树。”
“这哪是樱桃树啊,哪有这么高的。”小胖抹了一把汗说。
“走到跟前就知道了。”老姚说着,从挎包里又摸出一瓶水来递给小胖说:“喝了去,背上重的。”小胖接过水,咕咚咕咚猛灌了几口。
走到树跟前,刘荣才发现,这果真是一颗樱桃树,只不过和平时见到其他地方的樱桃树不太一样,这棵树不是很粗,但长的特别高,丰繁的枝条上挂满了樱桃,但好像红的不多,一簇一簇的比平时见到的樱桃要小许多。最让人着急的是,用手能够的着的枝条上一颗樱桃也没有,看着那么繁茂,却都摘不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