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初战告捷,前锋大将韩*率兵很快打败郑昌,收复了韩地。刘邦立即任命韩*为新的韩王。

汉军东进时的强大声势,使魏王魏豹坐不住了。他明白自己将是汉军下一个攻击的目标,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向汉军投降,躲过眼前一劫。魏豹的这一举动,刘邦自然拍手欢迎,他不但对魏豹的作法大加赞赏之外,还封了他为前锋大将,继续挥师东进。韩*因重返故地,还有很多事务要处理,这样东进前锋的担子就落在了魏豹肩上。

汉军在韩地休整期间,常山王张耳率部赶来投靠刘邦。刘邦见到了张耳,大喜过望,他们年青时就认识,而且交往甚密。张耳是被陈馀赶跑的,他率部离开赵地时,无处可去,听说刘邦已收复了关中,就带领部队投奔他来了。他梦想着依靠刘邦的实力,有朝一日重返赵地。

张耳的到来,使说服河南王申阳一同反楚的计划容易了许多。申阳原来就一直跟随着张耳,是张耳帐下一名得力的干将,张耳投奔刘邦后,申阳也就无心与刘邦争高低了。前段时间,汉王派使臣陆贾做了他的工作,申阳并未答应,他曾经承诺过项羽要守住这座城池,防止外人侵入。如今不同了,张耳都投靠刘邦了,自己还等什么呢。所以当张耳找到他时,他二话没说,马上就答应在刘邦的指挥下一同抗楚。

关中也传来好消息,韩信用水攻的方法拿下了废丘,章邯自杀,整个三秦全部掌握在刘邦手中了。不但如此,巴蜀、汉中和陇西等地都已在汉王的统辖之下。稳固了广阔的大后方,更增添了刘邦东进的信心。粗略算一下,已经有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归在汉军旗下,兵力足有五、六十万人。如此迅猛的扩张速度,刘邦在梦里都没有梦到过。掐指算来,从咸阳封王到现在不过一年的时间就取得眼下这种大好局面,应该归功谁呢?张良首当其冲,不是他向刘邦分析天下局势,劝汉王暂且立足汉中,自然不会有刘邦的今天。萧何的功劳也不小,他日理万机,整日操劳为汉军在汉中立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将军韩信更是功不可没,汉军在他的*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他指挥的突袭陈仓一战,为汉军挺进关中打开了良好的局面。当然,其他将领也个个表现得英勇善战,异常出色,这些人都为汉军目前的局面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邦陶醉于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如今他更渴望挥师东进,灭掉项羽。

公元前205年(汉高祖二年)四月,刘邦率部进驻河南王申阳的治所——洛阳。

进驻洛阳后,刘邦最操心的事情自然是东征。要统一各路诸侯的思想,得到其他尚未归顺的诸侯王的认可,此次东征伐楚是应该要有一个说法才行。为此刘邦召集众谋士和将领商议,但最后也没能达成一个共识。

一天,新城三老(是个职务)董庭进宫来求见刘邦,对他说:“听说汉王要率军东征伐楚,我提一个建议供汉王参考。”

刘邦正为此事发愁,听来者说要提建议,忙起身让座,然后恭敬地对董庭说:“你有什么建议只管照直说来。”

董庭说道:“自古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王此次东征如师出无名,恐怕得不到各路诸侯和天下百姓的拥护。”

这个话题正好点在了刘邦的心头上,刘邦急忙问:“照你说,怎么做才算师出有名?”

“楚王项羽残暴无道,放逐义帝,并派人谋杀于放逐途中,此为天下乱臣贼子。汉王若能命令三军穿着白衣素服,凭吊义帝。您然后向天下诸侯宣告讨伐项羽,必能得到天下人的响应。到时汉王的仁德也将广播天下,汉王的威望也会在人们的心目中升高许多。这样,东征伐楚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董庭不紧不慢的说道。

刘邦听了,茅塞顿开。一直缠绕心头的谜团终于解开了,他派人拿来重金赏赐董庭。

第二天,汉军官员和将士一律穿上素服,哀悼义帝。

汉王刘邦亲自为义帝发丧,在义帝的灵堂前,刘邦*上身,痛哭不已,汉军将士无不为之感动。

形势的发展果然如三老董庭预料的那样,为义帝发丧的举动立即得到洛阳全城百姓的赞许。刘邦在发丧仪式上宣誓:“天下诸侯共立义帝,像君王一样拥戴他。但是残暴的楚王项羽却将义帝逐杀于江南,实属大逆不道。我刘邦愿意率领汉军全体将士讨伐项羽,为民除害。”

哀悼三日后,刘邦让人将哀悼义帝和声讨项羽的行动写成数十份檄文,派使者送往各诸侯王处,号召他们一同派兵伐楚。

司马卬原是赵国的大将,因其在项羽率军与秦军交战时配合有功,所以在咸阳的分封大会上,项羽封他为殷王,治所设在朝歌(今河南省淇县)。此地紧邻楚地,刘邦率大军去伐楚必须要先夺下殷地。

刘邦号召天下诸侯伐楚的举动,司马卬并不买账。当年天下各诸侯竞相西进亡秦时,司马卬也曾率领一支部队,准备渡过黄河入关,结果刘邦派人先把平阳渡口给封了,使得司马卬入关亡秦的行动成了泡影。如今刘邦到了殷地,他自然不会让他轻松过去。毕竟项羽再粗暴,但还给他司马卬封了王,你刘邦算什么东西,在这里指手画脚。

刘邦此刻如日中天,雄心万丈,根本就没把司马卬放在眼里。他先派使者前去劝降,如不降立即派兵攻城。摆在司马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望着以汉王为首的诸侯联军,司马卬知道自己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