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帝听闻皇后见了照哥儿,母子俩亲热地说了小半个时辰的话,高兴地多吃一碗饭。
“皇爷以为今日的御膳如何?”乾清宫管事王岳小心翼翼地问。
弘治帝欣喜:“比往日可口。”
王岳堆笑:“今日的御膳出自东宫典膳局之手。太子爷觉得光禄寺的大锅饭不好吃,从宫里挑了几位厨艺好的内侍充入典膳局。”
“照哥儿是不习惯太皇太后宫里清淡的口味吧。”弘治帝相当了解自己的儿子。
弘治帝问:“可有送去坤宁宫?”
王岳忙不迭点点头:“送去了。皇后娘娘也觉得光禄寺的饭菜不合胃口,正派人挑选厨艺好的。太皇太后也已在清宁宫偏院弄了小灶。”
“不爱吃就不吃。用大锅饭形容光禄寺,倒也贴切。光禄寺每日消耗的食材不少,太皇太后、皇后、太子吃得都不得劲,该好好整顿整顿。”弘治帝自言自语。
王岳低下头,当做什么都没听到。
弘治帝笑骂王岳:“你这老货,送出去200两还替照哥儿说好话,亏不亏?”
“不亏,太子爷许诺未归还银子之前,每年给半成到三成不等的利钱。奴婢等着太子爷的赏钱呢。”王岳回道。
弘治帝起了兴趣:“借六万五千两,一年给出的利钱在3250两到两之间。本金用来悬赏,哪来的利钱?难不成继续借?”
王岳秒变苦瓜脸:“奴婢可再也借不出银子了。两百两还是皇爷给奴婢传旨的美差,各家给的赏银攒起来的。几位公公们,应该也拿不出了来。”
弘治帝被王岳逗乐,哈哈大笑。弘治帝压根不关心太监们手上有多少家底。要想马儿跑得快,只有马儿多吃草。弘治帝若想知道,东厂立刻能查出来。
王岳松了口气,这事算翻篇了。太子爷在文华殿的话可把公公们吓得不轻。
“李广真就给了一千两?”弘治帝眼神深邃。
王岳徒然一惊:“奴婢听到的的确如此。”
弘治帝没再多说,移步到御书房翻看内阁呈上的论功行赏章程。
王岳站在御书房门口守着。被汗水打湿的里衣,很快被炎热的天气烘干。
天可真热啊!
没多久,一身道袍的李广前来觐见。
王岳进去传话,弘治帝很快召见。
站在门口的王岳听到御书房的谈话声。
“奴婢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替皇爷画了一张太上延禧秘箓,祝皇爷延年益寿、万寿无疆。”
“爱卿有心了。”
弘治帝对待李广一如平常的亲切。
“奴婢请了几位仙师,共同给公主算了一卦。公主病情虽急,但有转机。只要在万岁山上建一亭子镇压公主身上的邪祟,公主必能痊愈。”
“当真?”
王岳站着一动不动,好像什么都没听到。
……
朱厚照热得脱去外衣,卷起衣袖啃着冰镇西瓜解暑。
“小爷,要加冰块吗?”黄献问。
朱厚照先点了下头,又摇头。
天气越发炎热,冰的价格一日三涨。他省着用,一天至少能省下二两银子。现在他身上可是背负六万五千两的债务,放两个月亮的世界属于限制高消费人群。
宋人已经懂得用硝石制冰。但硝石制冰需要大量的硝石,制出的冰极少。因此皇宫、权贵家里的冰,大部分是使人在严冬的冰河中凿出来放入冰窖保存。
紫禁城内有五处藏冰的冰窖。除了供给宫中,还会有相当多赏赐给文武官员。朱厚照翻阅史书得知,这项福利一直从2000年前的周朝延续至今。
虽然皇帝爹仁慈,经常有赐冰的举动。可京师有资格上朝的五品官员有千人之多,加上小吏等,根本分不过来。能得到冰的官员不多。
夏日饮冰,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不说官员、富商,家有薄财的百姓也热衷买冰饮显示生活水平高于常人。
今年夏季格外炎热。一碗拳头大小,加入牛奶、蜂蜜、碎冰的“冰激凌”售价五钱银子!好供不应求。
朱厚照看到了商机。
至于会不会被言官发现,弹劾他暗中经商与民夺利,朱厚照一点也不担心。没发现,偷偷赚银子,用银子维持他的关注度。若被发现,直接获取关注度,怎么有都不亏。
等制冰厂运转正常,冰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本宫要的东西都备齐了吗?冷宫附近清干净了没有?绝对不能把消息泄露出去。”朱厚照可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
黄献回禀:“一切办理妥当。伍善公公带上东厂的人守在四周。保证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有各位公公盯着,宫中无人敢嚼舌根。”
朱厚照嘿嘿直笑,心中默默为自己的聪明才智点赞。
有钱的不是大爷,借钱的才是。
送出去的六万五千两,把宫里实权公公们绑在他的船上。至少在做生意赚银子这一点上能保证同舟共济。
制出来的冰将送到寿宁侯的铺子出售。寿宁侯是皇后娘的大弟,他的大舅。再把皇后娘绑上船,宫里畅通无阻。
朱厚照把制冰厂选在无人居住的冷宫。皇帝爹只有皇后娘一人,后宫空出许多宫殿。放在宫里,能保证制冰技术不外流。制冰厂的员工由二十四衙门的公公们推举。所需建厂、制冰的原料,可从宫中任意拿取,货款无限期支付。银子他肯定会给,毕竟是自己家的东西。就算是左口袋倒腾到右口袋,那也是自家的。
朱厚照带上黄献悄悄前往冷宫。
宫里其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