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良回府把王阿婆叫去说了几句话,只说自己有友人从他们村子经过,听到有人说林阿水姑娘的闲话,因为都吃过林姑娘做的饭团,难免稍微在意一些,何况那些话实在不太好听,不知道能不能想个办法堵住那些人的嘴。
“二少爷放心,奴明日就回去跟人解释清楚,也让儿子媳妇回去一趟,给阿水家送点年货。不过二少爷,阿水是个有本事的,那些没本事的人才会嘴碎羡慕别人,以后阿水在镇上做生意会越来越有出息,被这些人说是难免的事。”王阿婆是个看得清楚的,她大概也知道村里人会说些什么,但她当初来镇上帮工村里没少人说她,所以她其实已经习惯了。
现在家里日子越过越好,虽然老头子走得早,但家里人都到了镇上,除了小孙子在村子里上学,下了学堂府里外出买菜的马车会顺路去接他一趟,或者接到儿子媳妇的摊上,或者接到严府。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镇上,除了两三天回村一趟,农忙会呆在村子里请人帮忙播种收割。村子里依然有他们的闲话,当初她一个老太婆到镇上帮工,说什么的都有,她辛苦在外做工,回到村里那群人还不消停,她也想跟人解释,奈何那群人吃饱了撑的,人家自顾自的编了好几个故事,谁会听她说呢?
但阿水被人说她是打算忙过年前这阵子就回村跟人说道说道的,毕竟是她带人来的严府,还教了自家儿子媳妇一个赚钱的手艺,不能让人白受了这委屈。虽然她说可能也没什么用,但她还是打算跟人解释的。
严良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倒是打听起了苏怀意,“听说你们村有个年轻后生打猎相当厉害,我县衙友人特别喜欢吃山货,朋友从你们村过也是想找找这人,但却没见着人,那人你仔细跟我说说。”
王阿婆玲珑心思,见少爷问苏小子,斟酌着开口,“是苏小子吧,他打猎确实厉害,如果他平常没在村里,那就是进山了。听阿水姑娘说年后他们会一起来镇上摆摊,苏小子卖的就是山货,如果二少爷喜欢可以去照顾生意。”
“是吗?那可太好了。”严良由衷的高兴,“朋友跟你们村的人打听了一下,这位苏家后生,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他家里人呢?”
“这个么?”王阿婆愣了愣,自家二少爷如此热心询问,看样子果然是冲着苏小子去的,他们莫非知道了苏小子是这两年才来村里的?那不可能,当初村里都商量好了,也跟村长保证过,绝不泄露苏小子的来历。“爹娘早不在了,就留他一个小子,所以自己辛苦练来一身本事。幸好林家待他不错,一直照顾着他。他现在大了,也懂得回报林家了。”
“原来如此。”严良总觉得王阿婆说的不是实话,答话也不利索,但他不好再问,王阿婆向来会揣摩主子心思,不能让她看出什么。幸好那位苏家后生年后会来镇上,总会碰到的。只是目前看来这人为什么会留在村子里,似乎还有别的意外。
第二天王阿婆就以替二少爷出门办事为由,借马车回了村里。她本就打算这几天回家一趟好好收拾收拾家里,毕竟要过年了。府上婆子丫环帮工会在大年三十下午做完年夜饭回家,初一在家休息一天,初二就得回府。大年三十初一留在严府侍候的人,工钱是翻倍的,府上主子还会给压岁红包。但王阿婆每年都会回去,她年纪大了,儿子媳妇也有了正经买卖,每到年节就图个团圆。
这次回村正好借着机会收拾收拾屋子,明儿再让儿子媳妇回来一趟给林家送些年货过去,这在懂行的师傅眼里是应当的,人家教你吃饭的本事,你就得逢年过节的给些孝敬。虽然林阿水根本不介意,教出去的手艺根本没所谓,仿佛再正常不过,但稍微有点良心的,去拜个年是应该的。正好府上大厨这两天也说准备些糕点让她带给林家,人家不靠这手艺赚钱的礼数都这么周全,何况他们。
王阿婆准备吃过午饭再去外面转转,她在村里也有几个熟人,把这事说开了,以后再有人说什么,至少有那么一部分人不会再跟着胡说八道了。
不过她开着院门在屋里忙活了一阵,那几个熟人就寻上了门,几个人寒暄一阵子,都坐在院子里聊天。有人开始拜托王阿婆在镇上给找找有没有人家还缺人,都想着去镇上做工,整日闲在家里虽然轻松,但指着地里收成过日子心里实在没底。
“阿婆啊,前儿来了位公子,说林家大姑娘前些日子在镇上是去你帮的那家做活了,但现在村里说什么的都有,有说是你给介绍人家了……”
“这怎么可能?”王阿婆正了脸色,“人家阿水是说了人家的,怎么能再介绍呢?我啊,是请她去府上做那什么饭团,我家小子跟她的两个弟弟在同一个学堂上学,前些日子阿水给她弟弟做了饭团带去,那两个小子给学堂的小子们一人尝了一口,说可好吃了。我家小子就跟府上小少爷说了,结果小少爷可馋了,大夫人就让我请了林家大姑娘去做给小少爷吃。没曾想小少爷真的相当喜欢,连夫人和老爷都很喜欢。”
“是不是就是你们家大郎镇上卖的那种?”有人接了话,“前几天上街我家小子嚷着要吃,我给买了一份尝了一块,是真不错,好几种口味呢。”
“那真是林家大姑娘做出来的?”有人怀疑,“这,她以前可是不会做饭的呀。”
“那谁知道呢,兴许突然就会了?那天是下午,府上婆子丫环因为好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