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时候,柳盼儿拿出炭笔和一块木板,“村长大叔。这样吧,让有银子的人拿出来银子,很多人舍不得,这是人之常情。

这样吧,今年开的荒地,种出来的粮食,先把种子钱还回去,再平均分剩下的粮食。至于农具,出钱的人家,对这些农具有所有权。

不出钱的,以后想要用农具,那就用租的。这样的话,对出钱的人家很公平。其他不出钱的人,自然就不能占额外的便宜。”

众人听到这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李村长也颇为气恼,他想带领村民安顿下来,奈何村里人小心思多。

反倒是柳盼儿对此表示理解,谁还没个私心呢?

再说了,人都是自私的,占别人便宜,挺好;但被别人占便宜,就不乐意了。

同情归同情,但不能混为一谈。

李村长当即拿出来三两银子,“元青家的,你给我记上,用来买种子和农具。”

柳盼儿用炭笔在木板上写道:“村长,三两银子。柳盼儿,三两银子。大家快点,有银子就快点拿出来,反正收粮食了,还能还回去。

大家一起努力,开荒种地,种出来粮食,钦差顾大人就让我们在这里安家落户,这里就是咱们的李家村。如果不能安顿下来,咱们白吃苦,还得回玉阳府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

既然村长这么说,大家思索一会儿,纷纷过来交银子。当然了,大家不是傻子,不会把所有银子拿出来。

有的拿出来一半,有的拿出来三分之一。

柳盼儿一一记录下来,总共凑了二十四两银子之后,再也没人愿意出钱了。

柳盼儿把银子交给李村长,“村长,出钱的人家,我都记下来了。您今天就带人去买种子吧。”

李村长心里紧张,甚至有点害怕,想到柳盼儿见到钦差都能应付自如,“元青家的,我赶着我家的牛车带着村里最擅长种地的大山,你带着你家大宝,咱们一起去县城买种子。你会算账,还识字,而且胆子大,你比我会说。”

柳盼儿还想着中途换种子,于是点了点头,“行,那我跟你们一起去,距离太远,咱们得快点,晚上还要在县城住一晚,咱们把需要买的东西,全买了。”

李村长把盖房子的事情交给李大埂,把开荒的事情,交给他大儿子李元嘉和李大壮。

柳盼儿临走之前,交代刘氏,“大嫂,我带着大宝,跟村长一起去县城买种子。家里的三个孩子,晚上你帮我看着。”

刘氏点头,“放心,我和阿芳阿丽阿蓉都能照顾孩子,放心吧。”

走的时候,柳盼儿还交代阿蓉照顾弟弟妹妹,并且还说从县城回来,会给她买个头绳。

一路上很热,柳盼儿经过一片荷花田,摘了几个荷叶,戴在她和李大宝的头上。

路上很荒芜,路上甚至还有一些杂草,但因为昨天他们经过,踩出来一条小路。

好在一路上没有土匪强盗,虽然又热又累,但柳盼儿都能承受住。

非常幸运,在关城门之前,到了县城,名叫崔阳县。

找了一家客栈,只要了一间房,最便宜的房子,二十文一晚。

李村长对柳盼儿说:“元青家的,你带着大宝住房间,把银子带在身上,看好了。我和大山在后院的牛车上休息,看着咱们的牛,免得被偷了。”

人生地不熟,小心点总没错。

柳盼儿点了点头,“那就辛苦村长了,今天跟掌柜子打听了两家种子店和价格,在当地信用比较好。铁器店在县城的另一边,咱们分头行动。你们去买铁器,我和小宝去买良种。”

李村长面露担忧,“种子关系到这一季的收成,元青家的,你能看出来好歹吗?”

柳盼儿笑笑,连忙保证,“村长大叔,元青不在家,家里的那些地,都是我种的。你可曾看我家的庄稼长得不好?粮食收获得少?”

李大山对着柳盼儿竖起大拇指,“村长,元青家的种地不错,咱们村子的田,我每天都会去看,比那些有经验的老农种得还好。”

李大宝也连忙附和,“我娘可厉害了。”

李村长思索片刻之后,点了点头,“那行,你们去买粮种,能多买就多买点。”

柳盼儿点头,“好,粮种比普通的粮食贵两文钱一斤,都是经过挑选,颗粒饱满,八文钱一斤,一亩地需要七八斤的粮种。一千斤的良种,就要八两银子。”

“那就买一千斤。”李村长回答,“大山,刚才我看你跟一个黑脸老头聊得很开心,说了什么啊?”

李大山回答:“那个老头一看就是种地的,还是当地的,我就夸他一定是个种庄稼的老把式。虽然他说的,我不能完全听懂,我说的他也未必能听懂,但大概意思比划着,就明白了。再加上我曾经给南方的农户干活,知道水稻怎么种植。”

“大山厉害,今天咱们的水稻种植,就靠你了。”李村长称赞,见天色已晚,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天刚亮,他们就开始起床,吃饭,分头行事。

柳盼儿并没有急着上前买种子,仔细观察两家,看到有一家排队的人很多,就带着李大宝过去排队。

李大宝看了看不远处的另一家粮店人少,小声问:“娘,明明那里人少,很快就能买到种子,咱们为何还要在这里排队呢?”

柳盼儿压低声音,小声在李大宝的耳边解释,“咱们人生地不熟的,并不知道这两家店铺的底细,但当地人知道两家店的好坏。买的人多,东西准没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