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2章:府中议事

西原府,城主王文昌坐在书房里看着手里的文册,他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岁月在其脸上已经留下了太多的印记,但一双神光内敛的眼睛,能够看出这位老城主的不凡。

他仿佛遇到了什么问题,两道花白的眉毛,这皱在一起,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门口响起一声“父亲”,王文昌放下书册,“嗯,进来吧”。

一位中年人走进屋内,躬身向王文昌行礼,叫了声“父亲”,王文昌点点头,示意中年人坐下,此中年人为王文昌大儿子王廷玉,中等身材,面目白净无须,虽人过中年,但保养的很好。

王文昌看着坐在下首的大儿子,心里很是自豪,自己一共育有三子,兄弟三人风格鲜明,老大廷玉为人谦逊,做事严谨沉稳,一手出众民政能力,王文昌甚为满意,这些年把整个西原府治理的井井有条,税收更是翻了几翻,府库充盈。

老二廷方因先天有疾,导致性格内向阴冷,但也正是如此,造就了老二颇爱玩弄阴谋权术,喜欢躲在幕后阴人;这些年为他出谋划策,与凉州方面周旋多年,谋略方面已经登堂入室,已具大家之风。

王文昌心中苦笑,自己是靠刀枪打下的这片基业,可老大老二却是一点都没有遗传自己,只有老三廷贵,从小舞枪弄棒,上蹿下跳,长大后勇武过人,算是遗传了自己武力,现在已经统领两营府军,治军有方,经过这些年的历练,已得自己的真传。

老大廷玉看着自己的父亲有些出神,并没有打搅,很大一会后,王文昌才回过神来,微笑地说道“廷玉啊,凉州那边又有什么消息吗?”

“总督府又开始催粮了,据说北边的北原府已经与胡人的前部哨骑接触了几次了,规模不大,互有损伤,都督府希望我们向北原府增兵。”王廷玉的声音带着磁性,不急不缓地说道。

王文昌面带嘲讽:“哼,增兵?整个北原府边境摆了两个步兵营,两个骁骑营,府城里面还有两个守备营,整整六个营,近两万人马,这么多部队都可以打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了,还要我们增兵,看来凉州方面对我们的心思是越来越明显啦1

王廷玉做了个无奈的表情:“总督府的命令五天催一次,不过各县的粮食已经集结完成,可以起运,但是出兵的事情,需要父亲您拿个主意,不宜老拖着,现在还不是咱们跟凉州撕破脸的时候”。

王文昌沉默了一会,对着门外说道“来人,去把廷方请来,有事商议”。

侍卫官答应一声跑去找王廷方,王廷玉继续说道:“各县的预备队兵丁这几天也集结到位了,父亲怎么安排这部分力量,直接派到边关前线去还是另有安排?”

王文昌摇摇头:“你刚才说总督府要咱们派兵增援,一点不派的话交代不过去,要是派多了估计又是有去无回,这样吧,这批集结的兵丁整编后派2个大队去北原府增援,其他的人员交给老三,再组建一个营,拉到西边好好训练去,有备无患啊,军饷后勤方面你这边能吃得消吧?”

王廷玉一听父亲又要增加一个营的编制,心里就是一紧,现在西原一府常备军一共有三个营,其中有两个营王家直接控制,可以说是真正的王家军,另外一个营被西原府另外一个家族李家渗透的很厉害,可是李家的背后就是凉州总督府,王文昌对此也只能暗地里生气,正常情况下以一府财力支撑三个营的常备军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自从王家与总督府的矛盾越演越烈,几年前王文昌又秘密组建了一个营的私军,所有军费后勤也是靠着府库支撑,现在父亲又要组建一个营,整个府库要支撑五个营的常备军,王廷玉也觉得有些吃力了。

王廷玉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二儿子王廷方走了进来,王廷方身材消瘦,这也与自身身体有关系,年少时发病导致先天不足,走路一瘸一拐,给外人的印象,王廷方沉默寡言,冷冰冰的,但是几位亲人都知道,老二才是王家的智囊,王廷方进屋跟父亲和大哥打过招呼后就坐,看着大哥和父亲沉默,王廷方知道,可能是有难以下决断的事情了,否则父亲和大哥不会把自己招来商议。

王廷玉看了看二弟,把刚才他跟父亲商议的事情,全都仔细地说了一遍,也将刚才父亲的安排也跟王廷方说了,王廷方听完大哥的讲述,低头沉思了好一会才说道:“既然总督府要求出兵,那咱们这次就大方一些,派出一个营去北原,不过派哪个营去北原就是咱们说了算,我建议让第三守备营的第一大队和第三大队去增援,另外再从这次集结整编后的预备队里面抽掉一个大队的新兵凑足一个营一起前往。”

王文昌和王廷玉听后,二人对视一眼,眼中都是一亮,满脸都是笑意,王文昌哈哈一笑:“还是老二脑子好使啊1。

第三守备营虽然说也是府军,受城主王文昌指挥,但近年来李家仗着有总督做靠山,上下活动,在第三营安插了不少亲信,特别是第一大队和第三大队,尤其严重,王廷方这次借增援之名,派出这两个大队增援北原府,这两个大队去了北原府,能不能保存实力,就很难说了,要是在战斗中损失过大,李家这几年的心血就白费了,足够李家心疼好一阵子了。即使损失不大,打完仗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