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张有志和李兜鱼坐上了城乡客车,行李箱被放在了车下面,但还有三四个大包裹被张有志搂着抱着。
都是准备给李兜鱼爸爸还有李兜鱼奶奶买的一些衣服,和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李兜鱼甚至没忘记给自家的大黑狗买一罐城里的狗粮,也不知道那个黑狗砸吃不吃的惯。
陇南的山路很崎岖,张有志胆战心惊看着司机一手抽烟一手潇洒的在方向盘上转来转去。这辆被塞的鼓鼓囊囊的客车在崎岖的山路上灵活的转弯,有时候张有志感觉车轱辘离着路旁的悬崖还不到一米。
张有志不怕死,但是他还没准备好在这里就提前寄掉的准备。
李兜鱼晕车的毛病又犯了,抱着自己的抱枕在车上睡的昏昏沉沉,睡累了就趴在张有志的身上发呆。
“来,吃块橘子,刺激刺激脑袋。”张有志将剥掉就剩一层薄皮的橘瓣递了过去。
李兜鱼两眼发呆的张开嘴。
就这么一路喂着,睡着,想着,念着。
库坝镇到了。
张有志和李兜鱼大包小包的下了车,两个人身上都挂满了东西,像是两个移动大挂钩。
库坝镇距离麻子坪社还有十几公里的山路。
李兜鱼强打着精神,勉强找了一个顺路的老乡用面包车捎着二人。
面包车的颠覆更大,李兜鱼难受的将张有志喂的橘子部吐了出来,然后抬起头眼泪巴巴的看着张有志。
张有志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又给她用温水擦了擦小嘴。
到山下的时候,已经下午六点了。
麻子坪社的大门牌遥遥可见,张有志将李兜鱼抱起来放在旁边的石头上醒车,又将大包小包的东西依次挂在自己的身上。
张有志的额头上布满虚汗。那颗镇痛药显然有临时提高他体力的作用,但并不持久。
此起彼伏的青绿色大山上偶尔飞起一片绯红的浪潮,这些绯红色浪潮被傍晚残存的热浪带起来,向四面八方席卷而去。
张有志似乎都闻到那股浓郁的花椒味。
距离其中一片红色花椒林不远处山坡上,上面三间孤零零的房子,都是李兜鱼家的,偌大个山头,这是唯一一户人家。
张有志指着房子,鼓起勇气冲着无穷的壁垒大声喊道。
“走,我带你回家。”
…
伯父还在打花椒,得晚上才能回来。已经满状态的李兜鱼把张有志安顿在了自己曾经的闺床上,自己抄起一个太阳帽就往山上去喊爸爸了。
家里似乎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了。
张有志捏了捏塑料膜里的四枚镇痛药沉默不语。
李兜鱼的老家有一种城市与农村冲突的强烈割裂感。
厨房里贴着白瓷砖,有着一台微波炉和套的煤气灶。厨房一角又堆放着大量的木柴,旁边还有一个土灶,土灶里的热灰仍然倔强的的闪着的火渣。
显然相比于煤气灶,大铁锅土灶才是这个家真正受宠的工具。
其他两个房间也相差不多,主房的墙内贴满了瓷砖,但地面还是黑巴巴的混凝土,抬头就能看见挂在木梁上的台灯和转扇。
张有志不是第一次来这了,但却始终有一种新奇的感觉。
正当张有志准备回到内屋的时候,忽然跟一个走路没声音的老太太碰了个照面。
是李兜鱼的奶奶。
“奶奶。”张有志慌不迭的说道。
李兜鱼不在,缺少一个翻译,张有志很难和这个老太太进行有效交流,老一辈的陇南话又急又快。
“你撒时候来滴,吃了吗?”
这句能听懂。
“下午刚来,吃了吃了。”张有志点了点头。
老太太此时才抬头瞧了瞧这个外地孙女婿。
张有志定在原地,接受着老太太的打量。他不自觉的绷直了身体。
“有志啊,你的身体是不是不太行。”老太太有些疑惑的走近过来,捏了捏张有志的手。
张有志的皮下已经一层轻微的浮肿了,这让他看起来比前几天胖了一点,但不细看几乎看不出来。
“你这都肿了,咋回事。”老太太浑浊的目光逼视着慌乱的张有志。
快而饿死的人才会肿,她上次见到人发肿还是几十年前闹饥荒的时候。
“奶奶,我这几天吃胖了,健康着呢。”张有志说着,虎虎生风的从原地跳了两下,又打了几个拳,刻意摆弄了半天。
“恁看,就是胖的。”情急之下张有志连自己家的土话的都逼出来了。
老太太显然不信,她让张有志把胳膊露出来。
张有志深吸一口气,用最大力气力绷紧了自己的胳膊。那原本浮肿的皮肤被仅有的肌肉顶起,显得正常了不少。
苍老干枯的大手捏了捏自己的胳膊,张有志感觉一块塑料纸正在从自己身上划拉。
终于,老太太轻轻呼了一口气。
“以后好好吃饭,有么事给个家说。”
张有志频频点头。
见老太太走进院子后,脱力的张有志浑身一软,勉强找了个椅子瘫在上面。
见老太太还在瞅自己,又主动端正了坐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