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所有人都清楚,可能造成早产的原因有很多,只可惜在以前,朱元璋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科学观念对待一个早产儿。
早产本就是不详的象征!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一是怀疑碽妃不贞,二是因为早产乃是不祥之兆,当时正是风雨飘摇,事关朱元璋生死存亡之际,朱元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的,直接将碽妃,以‘铁裙’之刑给赐死。
所谓‘铁裙之刑’简单来说便是用铁片做成裙子给人穿上,然后把人放在火上烘烤,那种活活被烤死的感觉,比起炮烙虿盆之行都不遑多让。
而且据说这个刑法还是老朱独创的,但是只用过这一次,而朱元璋虽然杀性大,但却并不至于喜欢折磨人取乐这么变态。
而之所以会用这样不人道的刑法,其主要原因便是当时陈友谅正大军来犯,而无论是朱棣早产是否真的是碽妃不贞洁,私通男人,都已经因早产不祥的缘故,令本就人心惶惶的群臣而更加胆战心惊,人人自危。
若非朱元璋确实是个明主,只怕当时会有不少人直接人心动摇,弃了应天去投奔陈友谅了。
不论是为了如何,朱元璋这个群龙之首,那就必然要摆出强硬的态度,一是稳定人心,二便是要展露出凶残的一面,震慑住那些有别样心思的人。
甚至于,朱元璋还想要将被他视为野种的朱棣也一起杀掉。
好在有马皇后求情,并将朱棣带去东宫和其他皇子一起抚养,朱棣这才活了下来。
可以说朱棣的一整个童年,都是充斥着极大的阴影的,且因为是早产儿的缘故所以导致朱棣的身体特别虚弱,因此即便活下来的朱棣,也不受到朱元璋的喜爱。
甚至于,一直到七岁之前,朱棣甚至连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名字都没有,朱元璋也几乎从不召见他,哪怕是在马皇后处见到他,也权当他并其存在。
其实朱元璋如此狠心,也情有可原。
毕竟不管怎么说,朱棣只怀胎七个月便出生,因此碽妃确实有私通的嫌疑,敢问世上又有那个男人能忍受自己的女人和别的男人厮混,并且这个孩子还不一定是自己的,更何况朱元璋当时已经基本平定了战局,距离称帝便也只差最后一步。
身为大明皇帝,却有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若非马皇后一直庇佑,朱棣小命都不一定能保住。
历史上,这种情况一直到了朱棣十多岁的时候,才得以改善,因为那时候朱棣总算是张开了,老朱家的基因开始发挥,至少让朱元璋不会再怀疑朱棣到底是不是野种。
但是这也没让老朱对朱棣有什么愧疚的心思,依旧是年纪一到,就给扔到外面去当藩王了。
后来朱棣靠着自己,立下军功,换成是别的皇子,少说封地涨上几分,而因是朱棣,朱元璋只是赏了几张大面额的大明宝钞。
那个时候的大明宝钞已经和废纸没什么区别了,而且还是朱元璋想要印几章就印几章的那种。
此时朱棣深夜拜访,依然还怀疑朱棣是个野种的朱元璋自然是不可能给什么好脸色的。
朱棣见到朱元璋这么个态度,神色自然一暗,毕竟是个才十岁的孩子,但小小年纪的朱棣,还是展现了些许城府,很快将自身情绪收敛,毕恭毕敬的说道:“母后知父皇尚未歇榻,亲自熬了碗羹汤送来!”
“嗯,有心了!”
朱元璋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依旧没有抬头,反倒是一旁困的直打盹的內侍,走过去将食盘接过,小声说了句道:“殿下,圣上尚未处理完政务,您还是先回吧!”
朱棣往后走了两步,随后又停了下来,心有不甘随即大着胆子,开口说道:“父皇,儿臣想去国子监进学!”
‘国子监’三个字一出,朱元璋终于放下奏折,皱眉抬头看向了朱棣。
“为何,难道宋濂不足以教你么?”
宋濂,乃是如今大明文坛魁首,流传后世最出名的大概就是那篇无数中学生厌恶的《送东阳马生序》了。
此人是个很纯粹的文人,一生研究的都是学问,而不是那些沽名钓誉,进学却只是为了当官的钻营之辈。
更难得还颇有气节,至正九年,元朝尚未显露颓势,元顺帝就曾召宋濂入朝为官,他便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
等到了至正十八年,朱元璋起事,打到宋濂老家睦州时,听闻宋濂贤名,特意以招揽,宋濂依旧拒绝,但等朱元璋以“五经”师聘,在郡中设学堂,再邀宋濂时,他才欣然答应。
所以,总体来说,宋濂还和周远挺像,俩人还都是把教书育人看的极重。
太子朱标,便可以说是宋濂手把手教导出来的,待得太子大了些,朱元璋亲自教他治世经国,宋濂便又当了其他皇子的老师。
而宋濂这样一个人,朱元璋开口便是‘宋濂不足以教你么?’显然是带着怒气说的。
朱棣自幼聪慧,自然听出其中含义,顿时直接跪在了地上,可即便如此,却依旧朗声说道:“回父皇,宋先生博学古今,怎会不足以教我!”
朱元璋冷哼一声,只是看着虽然跪在地上,但说话却不卑不亢的朱棣,眼中升起一丝欣赏。
是个倔脾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