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薄家自吕氏族诛,先帝登基后,便是本朝的外戚第一家,甚至在轵侯最盛时有薄半朝之嫌。而月盈则亏,物极必反是万物走向的常态。自打薄昭因从龙之功,外戚之身而欺君罔上,甚至斩了朝廷派去调查薄昭封地的钟毓后,即便是有功勋集团和薄姬的苦苦哀求,先帝仍毫不留情地逼死舅舅,也算保全薄家的颜面,同时绝了母家干政的可能。

而在先帝去世,窦家崛起后,薄家也是数着天儿享受,生怕哪日太后故去,他们都得收拾包袱回到祖地,以免碍了刘启的眼。

好在老天垂怜皇后,让其生下薄皇子。否则薄家即便有意,面对血缘隔了一辈的今上,也不好提复出之路。

“有些日子没见公子了,不知公子可好,皇后可好。”轵侯薄戎奴年近五旬,因为养尊处优的缘故而不像是为人祖父的年纪,并且生得白净端正,眼带笑意。虽不如邹忌昳丽,但却让人倍感亲切。

也是因为这副长相,先帝在把薄昭逼死后,还是愿给表弟机会。而薄戎奴也没有辜负先帝的期待,几乎是把“谨慎小心”刻进肺里,即便是在刘瑞出生后也没松懈,更没因此故态萌发,而是一如既往地弯着腰做人,生怕坏了皇后母子的名声。

毕竟跟先帝相比,今上可是实打实的高祖孙子,无论是惹事的能力还是暴脾气,亦或是用完即扔的无情姿态,都和高祖一模一样。

薄昭自裁时,薄戎奴来不及合上父亲的眼睛便得泪流满面地接待前来慰问薄家的官员,然后给宫里的薄姬递了个消息,得到一句“不再追究”的肯定后,才敢处理父亲的后事。

有这段刻骨铭心的前车之鉴,对于已经远了一层的今上,薄戎奴自是小心小心再小心。平日里为着避嫌也不敢与椒房殿过多接触,都是由大长秋或李三递了消息,他才敢上前接应。

“小子与母后得太婆照料,也没什么值得担心的地方,倒是劳烦舅老爷为母后的事到处奔走,等近期的麻烦事过了,小子一定与母后好好谢谢舅老爷,在父皇面前陈述舅老爷的辛苦。”过了今年的寅月,刘瑞便七岁了,而今上是在八岁时入主北宫(太子宫),所以对薄家而言,这几年非常重要,几乎是决定命运的时刻。因此在得知皇后上书宣室,要将宫里的婢女,没有侍君的家人子放出去后,薄戎奴敏锐地察觉到这是薄皇后在给刘瑞造势。

得亏有高祖的吕后和惠帝的张后拉低预期,人们对薄皇后的印象除了没印象,便是还算宜室宜家,温柔贤淑。尤其是在皇长子之母栗姬的对比下,更是显得薄皇后识大体,懂分寸。

而她上奏的《放宫女书》也是从人伦,节俭,以及为先帝积福的理由出发,不仅拉了波民间的好感,更是让刘启都重新看待这个正妻。

当然,刘启也知道薄皇后没这本事,多半是薄姬乃至刘瑞暗中指导。不过就像之前说的那样,有吕后和栗姬做对比,刘启虽然还是不喜薄皇后,可是从人君和人夫的角度来看,薄皇后还是很合格的。

至少她在椒房殿里,刘启的后妃庶子们也不至于心惊胆战。

刘瑞:晋江宫斗,您的躺赢教科书。

薄戎奴拢着手,嘴上说着“惶恐惶恐”,但对刘瑞的话却是无比受用。

开玩笑,他这么拼死拼活的为了啥,不就是为了刘瑞记得他的好,上位后扶持薄家,让其逍遥个一百年。

不过薄戎奴没料到的是,他所想的“逍遥”和刘瑞承诺的“逍遥”略有差别。

就对母家态度来看,刘瑞真是刘启的种。

只是跟用完即扔的刘启相比,刘瑞还是有点良心……就是不多。

少府,一个源起于战国的职能机构,主管者位列九卿,非皇帝心腹不可就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比三公更接近皇帝——因为少府的本质就是管理皇室的私人财产与生活所需。不仅是各地的商税与贡品都归少府管理,甚至连重启的马政,犯罪的隶妾,以及上林苑的田税,关中的军需都得经过少府的安排。

可以说,少府就是皇帝用以控制关中军队和外戚世家的辅助机器。

后世常拿内务府来与少府相比,这完全是登月碰瓷了。

别的不说,就说秦末时的少府组织军队扑灭陈胜吴广的起义,就能让后世的内务府闻之汗颜。

而对关中的军队而言,虽然是由国库发饷,太尉负责安排调动,可是提供武器甲胄的却是少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太尉拥兵自重,危及皇权。

不过少府虽然是为皇家服务的扭曲机器,但是能对少府发号施令的只有皇帝皇后和两宫太后,就连太子想挖少府的墙角也得去找以上几人拿个手谕。这也是西汉的妃子们为何都削尖脑袋地想当皇后,以及后族为何能比妃族高出一截的主要原因。

刘瑞虽然只是皇子,但是有薄皇后和薄姬的手谕在,去挖少府的墙角肯定比其他皇子更有底气。

而刘启即使知道这点,只要刘瑞没做过分,不像馆陶长公主那样三天两头地往少府里跑,他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去挖少府墙角可是老刘家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而以刘启的折腾劲儿,想必做太子,乃至皇子时也没少去打少府的主意。

“公子若是差钱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