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看到略显失望的朱常洛和已经有些无精打采的朱由校,李柏华决定找点能做出来的东西来说,看到殿内昏暗的灯光说道:“我在南洋曾经看到过洋夷们制作一种叫电灯的东西,一盏灯发出的光亮可比这殿内所有的宫灯和蜡烛的光要亮的多,如果给草民一些时间和适合的材料,想必能仿造……”说起材料,他突然想到灯泡需要用玻璃才行,这明朝好像还没有生产玻璃的技术,于是突然顿了一下,赶紧转换了话题:“那洋夷还有一种工具,使用煤炭做燃料,行走在两根铁棍之上,能带动上万担的货物,还能日行千里,从京城到江南3天左右就能到达,但造这东西比较耗费钱财,还需要大量的优质钢铁,据说在欧洲也没有几个国家能真正的做起来”李柏华这个谎可扯远了,那蒸汽机可是在18世纪的时候瓦特才改良过的,让李柏华研制这个东西,估计只能画出个样子来就不错了。

那朱由校听了却是眼睛冒光,早忘记他老爸不准他插嘴的话“如果做成了,那我今天做上去,那3日之内就能到江南玩啦?从京城只要一个白天就可以到达山海关了吧”。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朱由校的无心之语在朱常洛听起来可不一样,他由此想到了如果这个工具能做成,不管哪里有叛乱发生,一两天时间就可以把大明的军队运送的想去的地方,这个对于危机处理可是极为有利的,但听到李柏华说耗费极大的钱财,也只有说到:“这个事物对国力民生来说应该独具作用,能极大的方便国物资的转运,降低运送途中的耗损。”

李柏华不由暗暗佩服这个短命的皇帝起来,心道如果不是他的短命,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那大明在他的统治下说不定还真能中兴起来,那努尔哈赤也许很快就能评定了,但历史就是这么无情,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太多,但却都偏偏发生了。李柏华暗暗决定要利用自己的知识尽量挽救这个短命皇帝,一是为了这个国家免受少数民族统治数百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于是又送上一顶高帽子“殿下所言真是真知灼见”。

谁知道这朱常洛也对那个电灯敢兴趣,或许是因为听到李柏华说可以制作出来吧,又问道:“你说的那个电灯你能做出来,这电灯发光又比这些油灯要亮,使用什么让其发光呢?”

李柏华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气自己怎么说话不好好考虑一下,这个时代肯定没有玻璃这玩意啊,看来也要和其他的穿越者学习,努力钻研一下制造玻璃的技术了,除了制造玻璃,还要会吹出灯泡来才行,真麻烦极了,于是愁眉苦脸的说:“这电灯用的电是通过铜线绕着巨大的磁石旋转而来,那发光的叫灯泡,像个梨子的形状,里面发光的东西是钨丝,这东西我大明的湖南和江西都有产出,而那外层的洋夷们称之为玻璃,和我大明的琉璃有点类似,但很轻薄而且透明,这事物的制造方法草民却不是十分的清楚。”对于他本专业的东西,李柏华熟悉的很,很小的时候他就对灯泡这个玩意怎么做的感兴趣,直到大学了才弄明白灯泡是用灯泡机做的,在之前是先做个玻璃球把做好了的灯丝放进去,然后封口,当然也研讨过钨丝是怎么做的,哪里有钨矿的产出。

“那这电灯洋夷那边可是都在用了?”朱常洛对洋夷能做出这东西来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如果洋人都普遍使用这东西照明,那说明大明的技术就落后很多了。

“洋夷其实也很少有使用电灯的,这个电的制造还不是很成熟,只有个别的国王宫殿才会使用。”李柏华虽然知道欧洲现在并没有电这个东西,但既然说了出来,只好顺着话题说下去。

“你说的这电灯和火车都是不易于制作之物,等你明年大考过后可慢慢筹备,既然洋夷都能制作的东西,过些年我大明物产丰足之时,必将把他们做的更好”。其言下之意李柏华听得明白,是他目前的地位还不足以能够命令研制这些东西,要等到他登基了以后才行。

“草民必不辜负太子殿下厚望,平时多加研究,争取早日能制作出这些利我大明的事物。不过,草民会做一物,可大大提高纺纱的速度。”李柏华刚刚说的东西都不能马上实现的,为了让太子更加看重他的才华,他开始打起了纺纱机的主意,在穿越前不久,他看过起点网的一部穿越小说中有人描述珍妮纺纱机的改制方式,所以现在记忆犹新。

“嗯,你年纪轻轻的就见多识广,懂得如此之多,实在是国之栋梁,看来我没看错人,你说的改进纺纱机的事情,等过些日子我再安排你做。你好好读书,明年大考的时候考个功名,我也好安排。”朱常洛已经把李柏华当作自己看中的千里马对待。随后两人又谈起了西方的一些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李柏华是把能说的都说了,就连以后出现的责任内阁制说成洋人们到我大明来学习过去的,把基督教说成类似我们的道教佛教之类,用通俗的语言一边把明朝捧成天朝上国,一边想方设法的灌输一些先进的管理方式给朱常洛,就连边上的朱由校和客氏都听的津津有味,不觉间时间已经到了晚上9点左右(为了方便阅读,时间同一用北京时间了,也方便作者偷懒,嘿嘿)。看到时间不早了的朱常洛开始送客“时候不早了,你暂且退下,明早差人去带你到后殿书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