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ep;&ep;老庄按:这是书友曹凌写的一篇关于陆逊的心理历程,老庄虽然对前言有些不以为然,可是对日记正文却举双手双脚赞同。读此文,有如此读者,深感身为作者有福,其心有戚戚焉。

&ep;&ep;晋上将军陆逊日记

&ep;&ep;写在前面的话

&ep;&ep;《霸蜀》一书我在开篇的时候就开始看了。老庄是个很有规律的作者,他每日稳定两更,我也每天两个点等更,不觉已一年有余。书中情节偶有**,但多数时候尚数平淡,感觉就像有一个淡然的看客,在絮絮叨叨讲述着三国时期的家长里短。一件事情做久了,总难免成为习惯。因此虽知其快要完本,但今天看到“全书完”三个字的时候,心里还是猛地一颤。最终把长长的尾章看完,徒留无尽的伤感与遗憾。总觉得有些虎头蛇尾,但想到一句话:“结局的好与坏,取决于你何时停止。”新的晋王朝,前途并非一片康庄大道,如若真要追根究底……于是便又释然。

&ep;&ep;再说说这篇文章吧。本文我于好些天前便已经动笔,期间数易其稿,力求完善。然笔力终究有限,有些细节(比如具体的日期)也没有仔细核对,其中不足之处,想来也不会少的。因此,也仅供大家一笑。想来细心的小伙伴们应该已经发现,本书数次把蜀国诸葛亮、吴国陆逊和魏国司马懿相提并论。此三人,可谓是后三国时期的灵魂人物。三人都是世家子弟,但个性却截然不同:其中诸葛亮理想重义,司马懿现实功利,而陆伯言则介于两者之间。本书中,诸葛亮戏份最多,引来争议不断;司马懿基本酱油,唯几段父子情深,让人眼前一亮;陆逊戏份不多不少,表现中规中矩,很少引人注目。然而,相较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纯粹,陆逊由于其特殊的经历,显得更为矛盾与复杂。历史上的陆逊,屈从于现实的同时却难以忘怀理想,谦逊的外表下隐藏着深深的骄傲,这也是他悲剧结局的一个重要原因。本书中,老庄让他遇到了魏霸这一明主,弥补了我心中的一大遗憾。只是作者对其心理活动着墨不多,难免使得他的转变显得有点突兀与难解。因此,我决定以陆逊日记的形式,通过陆逊的视角,来重新梳理一下魏霸的传奇故事,作为我对《霸蜀》一书的总结与纪念。当然,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吴人”,对于吴将的一点私心与偏爱。

&ep;&ep;最后,谨将此文献给辛勤笔耕的老庄,以及奋战在高考战场上的高三学子们!

&ep;&ep;晋泰平三年四月,上将军府。

&ep;&ep;陆逊下完朝,午膳过后小憩了片刻,像往常一样走进了自己独立的书房。这个书房他从不让下人们进入,每天闲暇之时都爱在里面安静地呆上那么一会儿。只是今天有些异常,他进去未多久,里面就传来了一阵翻箱倒柜之声。又过了一会儿,陆逊从书房里匆匆走了出来,神色凝重。

&ep;&ep;“夫人,今天有什么人来过府中吗?有人进了我的书房吗?”陆逊打断了正在安排家务的孙舒城,沉声问道。

&ep;&ep;“出什么事了?今天只彭指挥使来过,说是上次拜访夫君的时候不慎拉了些材料在府中,带了几个人查看了一下前厅和花园,最后在客厅屏风后面找到了一卷散落的卷宗就走了。我一直跟着他,也让家人仔细留意了,没见有人去书房,也未见其他古怪。本想你回来就和你说的,又怕你担心……”孙舒城说着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忽然想起了什么,“只是,今天在书房附近值班的阿兰报告说,她似乎听到里面有老鼠的响动,因你的吩咐,没敢私自进去查看……啊,难道说?!”

&ep;&ep;陆逊听完,呆立当地,半晌无语。

&ep;&ep;……

&ep;&ep;三日后,告病在家闭门不出的陆逊收到了一份来自宫中的包裹。

&ep;&ep;陆逊缓缓解开了包裹,里面赫然出现了几卷熟悉的书卷,旁边还有一个不大的锦盒,似乎散发出一股药味。他盯着锦盒看了很久,脸色平静,却愈发地苍白,双手也隐隐有些颤抖。忽地,像是下定了决心,他猛然掀开了锦盒,待看清了其中的物事,绝望的脸上竟浮现出了诧异的神色。带着疑惑,陆逊迅速打开了锦盒边扎好的书卷,熟悉的字体、醒目的朱批赫然入目。他捧卷看了许久,脸上的表情怪异异常,说不清是想哭,还是想笑。

&ep;&ep;……

&ep;&ep;在将近两千年后,晋朝开国上将军陆侯之墓被发现。墓穴十分简朴,陪葬品很少。在专家们失望之时,却意外地发现了几卷不知何故保存了下来的残章断简,上面的字迹尚清晰可见。专家们如获至宝。经过艰辛地复原、整理和翻译,这些残卷的白话文本得到了流传,是为《晋上将军陆逊日记》。

&ep;&ep;第一部分初识

&ep;&ep;黄武七年八月七日庐江

&ep;&ep;石亭之战统计已出,除朱桓部损失较大之外,其余各部损失都是有限。休穆心思太大,只见眼前小利,枉顾大局,妄想全取江淮,甚至连带着至尊都有些意动。这对我大吴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