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下。”

&ep;&ep;“欸对了,我听小靳说,小洛是你朋友家的孩子。哪个朋友啊?我认识不?”

&ep;&ep;在这个圈子里,不熟装熟、互称朋友的人实在太多了,可季屿恒就是那种独善其身的人。李制片对季屿恒还算了解,但他实在想不到会是怎样的朋友,能让季屿恒这样上心,还专门带着那人的孩子来剧组体验。

&ep;&ep;“您不认识。”季屿恒抬眼看向自己对面的男人,眼中带着些与生俱来的疏离感,“她不是圈内人。”

&ep;&ep;李制片见靳明和贺璟昀也没吱声,便有脸色地没再继续问,转而回忆起过去。

&ep;&ep;十年前,就是李制片把《圣咏》的剧本推荐给靳明的,没想到这部内容独特的电影竟包揽了好几个奖项,最终还给影视圈增添了一位极具天赋的编剧。

&ep;&ep;《圣咏》获奖后不久,27岁的季屿恒收到了国内知名导演温磊的个人工作室的签约邀请。

&ep;&ep;季屿恒稍微一想,便知道是靳明推荐了自己。

&ep;&ep;在影视圈里,温磊这个名字无人不晓。

&ep;&ep;凡是温磊用过的演员,无一例外都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其中还不乏影帝和影后。同时,温磊也是电影学院的特聘教授。而圈里人都知道,靳明是温磊最为满意的学生。

&ep;&ep;背靠温磊,靳明的人脉关系可想而知,凡是跟温磊有过接触的监制、编剧、演员,都会卖给他个面子。

&ep;&ep;作为制片人,李主任很看重影片的商业性,但他也十分欣赏靳明的才华,所以在看到《圣咏》的剧本后,他第一时间便想到了靳明。

&ep;&ep;如果季屿恒同意签约,这意味着,凭借靳明的人脉,他写过的那些被堆放在角落里吃灰的剧本或许将有机会得见天日。

&ep;&ep;但令靳明感到惊讶的是,季屿恒以不擅长团队工作为由,婉拒了签约的邀请。

&ep;&ep;季屿恒是个完美主义者,在细节上的较真和高标准常常让他无法相信他人,也很难对他人的工作感到满意。在大学时他就不怎么参与团队合作,常常大包大揽地完成任务,久而久之,便习惯了独自负重前行。

&ep;&ep;所以季屿恒十分厌烦那种需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工作环境,根本就没有进入影视圈的打算。

&ep;&ep;然而靳明并没有就此放弃。

&ep;&ep;他一有空就去找季屿恒吃饭聊天,把自己看过的各种小说、故事拿来和他一起讨论,问他有没有在改编上的建议。

&ep;&ep;靳明擅长用视听结合的镜头语言来表达,季屿恒擅长用文字描绘故事以及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两人的思考方式不同,所以在同一个社会问题或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上,也会选择不同的侧面来展开。有时,靳明看待事物的独特角度总能让季屿恒有所启发。

&ep;&ep;两人之间的交往潜移默化、细水长流。

&ep;&ep;渐渐地,季屿恒发现,靳明的脑子里也有着各种各样奇怪的想法,而且他从那些想法中看到了这个年轻导演发自内心的纯粹的善意。

&ep;&ep;许久之后,季屿恒终于认定靳明是个真诚的、值得信任的人,开始尝试着向他表达自己的内心。

&ep;&ep;得过一次最佳编剧奖后,季屿恒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都带着不同的目的尝试着接近他。

&ep;&ep;但他对那些人都没什么兴趣,他只想写好自己的故事。

&ep;&ep;相比于赚钱,他更想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ep;&ep;功成名就从来都不是他的人生目标,他只是觉得,看到自己的文字以音画的形式被呈现出来,这种感觉似乎挺不错的。

&ep;&ep;其实,在大多数时间里,他都觉得自己的生命毫无意义。他时常感到痛苦,抑或是虚无,他只是从没把这些情绪表现出来。

&ep;&ep;与人接触时,他总是戴着一副面具,或者说,千千万万幅面具。

&ep;&ep;可演出总有谢幕的时候。

&ep;&ep;长时间与人接触会大大消耗他的能量,他必须做点什么,比如创作。

&ep;&ep;他将内心的痛苦、压抑、悲伤、难过,化作虚构的故事,统统挤出来。

&ep;&ep;好像这样,他那颗干涸的心就能因此而实现某些价值。

&ep;&ep;那些剧本,如果有人愿意拍,那他便认真对待。如果没人想拍,那也没关系,他就干脆不做编剧,去做些其他感兴趣的事情。

&ep;&ep;靳明也表明了自己希望季屿恒签约的原因。

&ep;&ep;毕业后,靳明先是凭处女作获得了亚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后来又拍了两部叫好不叫座的文艺片,其他时间里,他就给他的老师温磊做副导演拍商业片。既有口碑,又有钱赚,所以靳明在影视圈里还算是顺风顺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