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假设道恩元帅顺利占领了整个波西米亚,普鲁士人为了保障维也纳前线的补给,就势必会加强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的防守,也就是说,普鲁士军队的本土防御重点被推到了东边,你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是为了分割本就兵力分散的普鲁士军队,令其东西线两个战场的军队不能互相支援”
“不错,作为军事统帅,道恩的才能还是很高明的。不过,这只是其中一个目的,你还能发现其它目的吗?”
萨尔蒂科夫并没有直接点出来,而是笑着问苏沃洛夫。
“其它目的...也就是说有可能是军事以外的目的吗?”
苏沃洛夫暗想,原本固化的思维逐渐打开。
“按说,波西米亚西部是连绵的山区,半月形的苏台德高地,就算道恩元帅占领之后,也很难去支援黑森-卡塞尔或者威斯特伐利亚地区的法国军队,而且维也纳被围的现状也不允许他有空闲时间去消耗有限的兵力。那么,应该就是还有非军事的原因促使他去这么做了...不过,既然已经偷袭柏林得手,所以也不是和钱有关的原因...”
“嘿嘿”
望着苏沃洛夫苦思冥想的模样,萨尔蒂科夫不禁笑出了声。
“哎对了,公爵刚才提起普鲁士和波兰漫长的边境线,说不定是...哦——我想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苏沃洛夫恍然大悟,眉头舒展地看向萨尔蒂科夫。
“公爵阁下,感谢您的提醒,我明白道恩元帅的真实意图了”
“好啊,那你说说看,道恩到底想干什么?”
“如果道恩元帅成功占领布拉格乃至整个波西米亚,必然会将在萨克森驻防的普鲁士军队吸引到南方,而为了防止摩拉维亚方向的补给线也被切断,普鲁士军队也势必会加强对西里西亚的防守。这样一来,将导致驻扎在普鲁士本土的守备部队整体往东和往南移动。也就是说,道恩元帅是有意将普鲁士的防线往东部、也就是波兰和普鲁士边境推。由于萨克森国王兼波兰大公的奥古斯特二世所统领的波兰军队并没有什么战斗力,所以实际上等于说是加强了对我们俄罗斯帝国军队的戒备,以防北线大军从东普鲁士进攻勃兰登堡和西里西亚。但是道恩元帅这么做,在军事上是站不住脚的,按道理作为同盟,北线大军进攻普鲁士本土可以分散普鲁士军队的注意力,有效缓解维也纳方面的守城压力,而且还可以直接威胁西里西亚的补给线。道恩元帅没道理做这种搬石头砸脚的事情,所以,他是出于另外的目的才做出诱使普鲁士的防御力量东移的决定”
“嗯,继续说”
萨尔蒂科夫现在心情大好,而且似乎也没那么头晕了。
“刚才在看过那封摄政王署名的密信后,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信中为什么强调一定要将腓特烈国王的主力大军拖在维也纳。经过公爵您的提醒,我发现如果普鲁士军队在维也纳待得越久,对补给线的压力也就越大,因为冬天的补给是最困难的,而且还会导致士兵大批量的非战斗减员。这一整年以来普鲁士都在对外作战,他们年初已经在维也纳耗了半个冬天了,现在再围城的话,恐怕国内的生产和后勤状况就会吃不消。本来该种地的农民都在外面打仗,只留下年纪大的男人和妇女孩子。在工坊做工的工人也是如此,年轻人都上前线了,只剩下老弱妇孺。这种作战手法虽然实在太过有违道义和军事传统,但确实能十分有效的消耗敌对国的整体战斗力,国内民众生变的情况也会大幅增加”
作为经常发生农民起义的俄罗斯帝国出身的苏沃洛夫,对于在何种情况下会出现民变的事情还是有些了解的。
“至于奥地利,情况其实和普鲁士差不多,连首都维也纳都被围困了,国内民众出现恐慌也在所难免,并且同样也被征调了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对农业和生产的影响也会逐步增加。对于处在这场战争中的国家而言,国土被攻占造成的损失是最大的,而普鲁士和奥地利正好是一对难兄难弟,委实过于巧合了些。所以我在想,也许是出于某种目的,交战双方的最高决策者实际上都指望将战争限制在某种范围内,就比如局限于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国土上进行,极力避免本国受到牵连。倘若年中法国人没有攻入汉诺威侯国,英国人是否真的会派军队踏上欧洲大陆也说不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