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5】
&ep;&ep;八点多,天很黑。
&ep;&ep;老街的冬夜有种吓人的肃静。
&ep;&ep;孙郁可快六点的时候给匡语湉发消息,告诉她匡思敏拿了冠军,已经回了学校。
&ep;&ep;匡语湉没回消息,她脑海乱糟糟的,脚下往前走着,一直走着,不知怎么回事,又来到那扇熟悉的门前。
&ep;&ep;老街在几年前被政府征迁,但因为规划问题,只拆了街东面,再按照部分人的要求,征询意见后进行原址重建。因此一条街上,东面是新楼,西面仍旧是保留着老街原本的模样。
&ep;&ep;这些年新旧交替,政府建设做得好,平地起高楼之后,老街的熟面孔所剩无几,来来往往的几乎都是生人。
&ep;&ep;不像从前,街坊邻居都认识,那时匡语湉的家在街东面,宁凛的家在街西面,长街很窄,东西两面其实只差了几米。
&ep;&ep;宁凛喜欢拿石头敲她的窗户,她家楼层低,离地面就两叁米,他个头长得高,在底下伸手接她,将她接个满怀,然后趁匡母熟睡后骑自行车带她去老街街头的夜市,夏天吃冰淇淋,冬天吃小馄饨,有时候还会有彩虹棉花糖和手工捏的糖人。
&ep;&ep;她坐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他往往会将车骑得飞快,在她的尖叫声中穿过爬满紫藤花的长巷。老街的烟火气沾了他满身,但他的味道依旧好闻,是属于男生特有的热腾腾的气息和洗衣液清爽的味道,贯穿她此后许多年。
&ep;&ep;……
&ep;&ep;匡语湉踩着楼梯上楼。
&ep;&ep;楼道很安静,除了一个坐在马扎上正在编箩筐的老妪发出的响动,与死寂并无二致。
&ep;&ep;老妪因为长期营养不良,看着面黄肌瘦,细瘦的手臂搭在箩筐边,没多少肉。见到有人上来,被惊吓到,蜷了蜷身子,眯着眼睛去看匡语湉,认出了她,“哎呀”一声。
&ep;&ep;这也是老街的旧人,老妪靠贩卖手编箩筐谋生,从前时常搬个小马扎,坐在街头巷尾,照着暖洋洋的日头,一编就是一个下午。
&ep;&ep;每到夏天,年幼的匡语湉从她身边经过,她会用沙哑的嗓音叫住她,摸进屋里,从老式冰箱中拿出一根赤豆冰棍递给她,拍拍她的头,问出一个问了千百遍,但次次都在重复的问题——
&ep;&ep;“湉湉啊,什么时候嫁给大宁哥哥?”老妪笑眯眯的,摸着手里的箩筐,手指像干枯了的树皮。
&ep;&ep;“要记得叫奶奶去喝一杯哩。”
&ep;&ep;老迈的声音响在耳边,匡语湉惊觉回神,低下头,对上一双混浊的眼睛,“什么?”
&ep;&ep;楼道有苍白的顶灯,照在老妪的发间,她布满皱纹的脸上笼着半世的沧桑。
&ep;&ep;老妪比之前看起来更加苍老,身躯也更伛偻。已经没人记得她是怎么来到老街的,来来往往的异乡客里,她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每日只埋头编筐,换点零钱讨生活。
&ep;&ep;听说她前些年身体差下去,眼睛看不太清东西了,精神也大不如前,似乎是得了老年痴呆。
&ep;&ep;“湉湉,阿婆记得你从小到大最喜欢的就是大宁了,以前给你吃冰棍,你都要留着给他的,这街里街外的,就你最疼他。”老妪说,“你现在这么大了,几岁了哇?和大宁结婚了没有?生娃娃了吗?”
&ep;&ep;一迭声的问题,问得匡语湉一怔,她有些茫然,在深沉的黑夜里鲜少地恍惚了。
&ep;&ep;她几岁了……她好像很久都没过过生日了,也不再刻意去记自己的年龄。
&ep;&ep;刚才老妪这么一问,她几乎脱口而出那句“二十岁”,却转瞬清醒,反应过来,她已经快叁十岁了。
&ep;&ep;时间比她想的还要残忍,她想起今早对着镜子化妆时,瞥见的眼底细纹和眼角的鱼尾纹,提醒着她她已经不再年少。
&ep;&ep;匡语湉突然被一种很软却很绵延的悲伤攫取住心脏。眼前又浮现出那个人的身影,她那时还是二十岁的模样,那人也还会骑着自行车,在她家楼底下用石头敲开窗户,然后一把接住她,带她穿街走巷。他明明已经走了很多年,却要她的记忆停留在二十岁,停留在他离开的那一刻。
&ep;&ep;匡语湉揉了揉眼底,踌躇了会儿,说:“快了,等结婚的时候,一定叫您来喝酒。”
&ep;&ep;老妪笑着点头,感慨道:“结婚好,结婚以后生娃娃。莫要吵架哩,两口子过日子最讲和气,有什么事好好说。别再把大宁赶回家了,等他回来,阿婆好好说说他,让他给你认错,你快接他回家,他可想你哩。”
&ep;&ep;说完,她低下头,露出脑袋旋儿,手在怀里掏了掏,掏出一张绿色便利贴递给匡语湉。
&ep;&ep;方方正正的一张纸,上面写着“人口普查工作,方便请联系……”,后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