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焕庭笑笑,不疾不徐地把最后几个字写完:“也不是全为了这个。”

&ep;&ep;“那是什么?”

&ep;&ep;“我和刘景明在临江大厦有个办公室。”陈焕庭合上本子。

&ep;&ep;“我知道啊,我们在电梯里碰到过。”

&ep;&ep;“你好像也没好奇我们在做什么?”

&ep;&ep;“好奇是好奇过的,没找着机会问,”苏然其实是想说没那么熟,也不好意思问太多,但既然陈焕庭这么有倾诉欲,她就顺从地问道,“那你们是在做什么?听说是创业?”

&ep;&ep;“是的,”陈焕庭点头,“旧衣物回收。”

&ep;&ep;“旧衣物回收?然后呢?”

&ep;&ep;“然后想办法把它转化为产业。”

&ep;&ep;“没有人想买旧衣物吧?”苏然问。

&ep;&ep;“对,但是我们现在就是在干这件事。”

&ep;&ep;这件事情的起源其实也和“梅远基金”有关。本科时候陈焕庭参与“梅远基金项目”,发现村里的孩子衣物破的破、旧的旧,小朋友捡大朋友的、大朋友捡成人的,而同时他所在的大学校园,同学们都会产生穿不坏、但已经失去新意的衣物。这一现象在校园跳蚤市场特别突出:衣服都是五块、十块地甩,卖不完的最后都扔到了环卫工阿姨的车里,颇有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觉。于是他和带队老师商量,捐赠了不少干净衣物给山区儿童。可没想到这一号召导致“供远远大于求”,a大的旧衣物支援了两个村庄后,还绰绰有余,以至于陈焕庭的宿舍到毕业时几乎都快成了仓库。

&ep;&ep;而这时,他忽然意识到,这也许是一个可以研究的课题。

&ep;&ep;“我本科毕业之后,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研究了这个问题,发现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链。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新衣服产生,它们从布料变成衣服,通过买卖到我们手里,穿过一段时间后,它去了哪里,好像并没有人注意过。”陈焕庭顿了一下,“你注意过吗?”

&ep;&ep;苏然确实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她的衣服很杂,商场买的高档货和淘宝买的便宜款都有,只要好看她就下手。虽然家里衣服多,但她家的阿姨每年都会清理一批。到a市念研究生后,她在的四人间有一人公派出国交流、一人半走读,宿舍基本就是她和陈倩的天下,可饶是这样,她也觉得收纳空间太少,一度产生过想在外面独立居住的想法。

&ep;&ep;“我还真没注意过,”苏然说道,“可能最后还是扔了?”

&ep;&ep;“扔了之后呢?”陈焕庭又问。

&ep;&ep;“之后?垃圾站?或者分解?”

&ep;&ep;陈焕庭笑起来。他拨弄了一下柴火,说道:“中国每年大概有超过2000吨的旧纺织品产生,可真正能得到有效二次利用的不到10%。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扔进垃圾桶,最终被焚烧填埋。这既是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ep;&ep;“所以,我可不可以理解为,你们现在做的其实是‘收废品’的事情?”

&ep;&ep;“可以这么理解。”陈焕庭笑道,“废品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不是吗?”

&ep;&ep;“那你们把收集起来的旧衣物怎么弄?”

&ep;&ep;“有三个渠道:第一个是把干净的旧衣物捐赠给需要的山区,就像‘梅远基金’联系的山村;第二个是进行二次回收利用,变成环保再生产品;第三个是想办法出口到非洲等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去。”

&ep;&ep;陈焕庭刚说完,苏然就不明觉厉地举起手,煞有介事地鼓了两下掌,然后恭恭敬敬地作了一个揖:“陈总,苟富贵、勿相忘。”

&ep;&ep;“哈哈哈,”陈焕庭被她逗笑,“我们还在探索第一步,第二、第三都还处于遥远而美好的计划中。”

&ep;&ep;“这么一个宏伟的项目,就你们俩?”

&ep;&ep;“我们有一个投资人,”陈焕庭的眼睛被火光映得莹莹发亮,“但主力就我们俩。临江大厦作为办公地点,宿舍基本为仓储用地。忙不过来的时候,会付费让本科生来帮忙。”

&ep;&ep;“厉害,”苏然叹道,“理工科的人就是厉害,做的事情都是造福人类,我们文科就只会无病呻吟。不过,你把你们的思路都告诉我了,这算不算是商业机密?”

&ep;&ep;“不算。想法拍脑袋就有,做到却很难。”

&ep;&ep;“这个评价很客观。”苏然颔首,又示意他的本子,“那你的记录和这个有什么关联?”

&ep;&ep;“我想有针对性地给青山村的村民提供帮助。之前一股脑地将旧衣服捐赠出去,也没管人家到底需要什么、又需要多少。如果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实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你有合适的废旧衣物吗?欢迎捐赠。”

&ep;&ep;“有当然是有,还很多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