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祁新伸了个懒腰,看了下时间,早上七点,今天是每周一次的大主任查房,唐伯礼从来不会迟到。
&ep;&ep;祁新提醒住院医师和实习生们:“把病例都背熟了,一会儿唐主任可能会抽问,还有,都去洗个脸,精神精神。”
&ep;&ep;祁新从洗手间回来,唐伯礼已经换好了白大褂:“唐老师,早。”
&ep;&ep;“早。”唐伯礼拿起听诊器,“贺昭昨晚受伤了?没事吧。”
&ep;&ep;“没事的,不影响手的灵活。”
&ep;&ep;“那就好。”唐伯礼点点头,“叫上大家,查房去。”
&ep;&ep;“好的,唐老师。”
&ep;&ep;唐伯礼二十年前主刀了一台主动脉夹层手术,之后在业界名声大噪,便有了“仁理一把刀”的名号,别人不敢做的手术他都敢做,别人不敢接的患者他都敢接。医术和医德,都是业界翘楚,让人钦佩。
&ep;&ep;十五年前,唐伯礼和陈予博共同竞争仁理大院长的职位,当时很多人觉得唐伯礼胜算更大,毕竟他的手术业绩摆在那里,而陈予博作为精神科医生很难评估他的成果,可最后胜出的却是陈予博,他也是仁理建院84年来,第一位非外科医生出身的大院长。当时流言蜚语满天,大家都说陈予博是傍上了一颗大树。
&ep;&ep;“唐主任,我什么时候可以出院啊?”一位心脏支架手术的患者问唐伯礼。
&ep;&ep;唐伯礼轻轻拍了拍患者的手臂,笑着说道:“老人家,您恢复的不错,等今天复查结果出来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可以出院了,出院以后要注意清淡饮食,别干活,别累到,但是也不能一直躺床上,适当的散步还是可以的。”
&ep;&ep;唐伯礼说这些话的时候非常耐心,慢条斯理。祁新在旁边看着,默默的记在心里。医生不仅要医术高超,语言和笑容,对患者来说也至关重要,温柔的语气会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唐伯礼一直是祁新的标杆,学习的榜样。
&ep;&ep;“祁新。”病床上,一位老者叫他,肺癌晚期,他面色非常不好。发现的太晚了,癌细胞已经多发转移,没有手术指征,现在住院也只是在靠时间。
&ep;&ep;祁新赶忙走过去,握住他的手:“李老师,今天感觉怎么样?”
&ep;&ep;“挺好。”李老师努力笑着。
&ep;&ep;李老师是祁新高中时候的班主任,高考前一周,祁新父亲车祸意外离世,李老师怕他影响他的高考,一直开导鼓励他,陪了他七天。
&ep;&ep;并对他说:“那就去学医啊,当医生去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ep;&ep;所以祁新才走上了求医之路。
&ep;&ep;“唐主任,祁新现在这么出色,多亏了您的教导。”李老师看着唐伯礼,冲他点下头。
&ep;&ep;唐伯礼身体微微前倾:“李老师,这都是您的功劳,您如果不督促他好好学习,他也到不了我身边呀。”
&ep;&ep;祁新说:“李老师,我先去查房了,一会儿下班我再来过来看您。”
&ep;&ep;“别来,回去休息吧。”李老师现在的身体每况愈下,说话已经有些费劲了,他伸手指了指床头,“这个是你们高中那会儿的一些老照片,你拿回去吧,留作纪念。”
&ep;&ep;回到家,祁新惯例的先洗了个澡,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坐到书桌前,拿出抽屉里的高中同学录,把李老师给他的照片夹了进去,本想就这样合上,可往事偏偏不讲道理的跑了出来。
&ep;&ep;毕业照里,李老师坐在第一排,那时候的他还是神采奕奕,还没有这满头白发。祁新的个子是班级里最高的,他站在最后一排的最中间,相貌也是最好的,人群里一眼就能看到。
&ep;&ep;祁新的左边站着一个男孩,笑容如同夏日里的艳阳,灿烂、热烈,笑容下面,两个少年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ep;&ep;在那个青涩的时代,一个回眸便觉得可以白头偕老。在那个一无所有的年纪,爱的痛快,却也痛的痛快。
&ep;&ep;对于叁四十岁的人来说,十年如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十几岁的少年,叁五年,便可以是一生。
&ep;&ep;祁新曾经以为,这个人就是他的一生。他把自己所有最珍贵的第一次都给了这个人,可是,直到后来才明白,一切都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罢了。
&ep;&ep;祁新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一睁眼天就黑了,他很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尤其是一个人住,总有种悲凉和落寞。
&ep;&ep;所以,肖沫在这个时候敲开了他的家门,祁新觉得特别开心,嘴角上扬的弧度,让肖沫有一种错觉,觉得祁新原本就是在等他。
&ep;&ep;“你怎么来了?”祁新问。
&ep;&ep;“来蹭饭。”肖沫把手里的购物袋递给祁新,“快拿着,太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