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华心里很是不甘心,想了想小心的道:“妈,让小梅也跟着去吧,她比小柱和小念还大一岁呢,都没去过镇上,正好有大哥大嫂,让她也跟着去开开眼界。”
徐母抬头看了她一眼,儿媳妇打的什么主意,她心知肚明。
“嗯”了一声,“去吧去吧,几个孩子除了小三都去吧!”
李玉波有些为难,“我一个人带这么多孩子,而且,这大冷的天,他们要走不动了可咋整?”
她是不想带着老二家的丫头,带一个大的都勉强,现在还让她带小的?
再说了,去的人少,能由她自由支配的钱就多,两个孩子也能吃的更好些。
可惜,老太太不如她的愿,想了想一挥大手,“明天让老二老三都去,带孩子们乐呵乐呵!”说着看向三儿媳,意味深长的说:“五块钱,足够你们花销了,再买点你大嫂明天回娘家用的就行了。过年了,我也不指望着你们能给我剩下什么!”
老太太也想开了,前些日子卖的四口大肥猪,家里进帐不少,老大又邮回来的工资,家里的钱足够花销。
过年了就是图个乐呵,孩子们喜欢,就让他们跟着去高兴高兴!
李玉波知道自己的那点小心思被看破也不恼,笑眯眯的道:“行,那就让老二和老三都去,正好帮着带带孩子。”
徐母说:“也不白去,让他们抓几只鸡,拿去卖了,换些钱回来。”
李玉波答应了,就通知老二和老三去抓鸡。
徐老二抠着牙进来,“妈,咱家也不缺钱,上回那肉也没留多少,这鸡就留着吃了呗!”
徐母立起眼睛骂他:“吃吃吃,一天到晚就知道吃,那么些鸡都吃了你败不败家?”徐老二也不恼,凑近了老娘笑嘻嘻的的道:“过年了嘛,一年到头还不得吃点肉啊!”又小声嘀咕,“咱家也不是吃不起,干嘛那么抠索的过日子?”
徐母瞪了他一眼,缓了口气,“过年杀两只鸡吃还不够啊!你看看谁家舍得?也就咱家,有你大哥的工资,才能让你们吃好吃饱的,别不知足了!”
两只鸡不少了,徐老二这才拍了老娘一顿马屁,满足的出去抓鸡。
徐振华抱着徐念大步流星走的很快,林彤走的快也追不上他,只能连跑带颠的跟他还差着一米的跑离。
隔了半里地,是徐老三手里拎着几只绑的紧紧的鸡,旁边跟着李玉波,一手领着小柱,旁边跑着欢快的铁柱,一家人说说笑笑的。
再往后一点是徐老二,他双手袖在袄袖里,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后面跟着手扯着手的两个女儿。
小梅人小走的慢,小红拉着她,一路小跑似的跟着徐老二,生怕被落下。
年跟前,村民们去集市大多都早晨天刚蒙蒙亮就出发,现在已经到了镇上。现在走在山路上的,除了徐家这三伙人,路上很少碰到行人。
等徐振华他们走的快,到了镇上,大集也已经是人山人海。
林彤从来没有见过农村大集,这么热闹的场景让她讶异的同时也有些兴奋。
林彤看的惊讶不已的同时又有些不解,“不是说咱们这里很穷吗?看这繁华程度也穷不到哪里去啊?”
“镇上生活还是可以的,穷也是下边的村子里。”徐振华倒是解答了她的这个疑问,“再说快过年了,农村家家都养些鸡鸭之类的,过年了,多少卖点换了钱也过个好年。”
林彤听了点点头,她对这个年代的了解都是模糊的,小说中描写不是正确的,妈妈和姥姥的叙述也只是大概。
她生怕这个年代不允许个人做生意,现在看来,农村大集,农民摆摊已经允许了,这对她来说,是一件好事。
其实,平时镇上就是有摆摊的,也多是头脑灵活的,这样的人很少,毕竟不是谁都敢做吃螃蟹的那个人。
可现在临近年关,附近十里八村的农民都会把自家的产出拿出来卖,换了钱好置办年货。再困难的人家,也会想法子换些钱办年货,辛苦了一年,好好的过个年,也期盼着来年能有个好收成。
农村来卖的,无非是一只鸡,或是一些自家的粮食之类的,也有农村自己织的土布,林彤看了一会就没有兴趣了。
“徐振华,咱们先去买布吧。”
徐振华带着二人去了镇上唯一一家供销社,供销社里人也很多,特别是卖糖果和点心,还有白酒柜台前,都围满了人。
“一会给小念也买点糖吃吧。”林彤扭着脖子看着热闹。
“不用,他们能买。”徐振华径直带她去了卖布料的柜台。
里面足有十几节柜台都是卖布料的,不过颜色大多以黑、蓝、灰为主。花布也有很多,主要是针对农村的,可林彤看了并不喜欢。
她现在穿的棉袄就是花布的,她想做件外置套在棉袄外面,选来选去就挑了一块灰色的布料。
供销社可以裁剪,也可以在这里做。
原主做个鞋,缝件衣服都不是难事,不过,裁剪就不行了。
林彤跟裁剪的老师傅沟通了半天,做了一款当时比较时兴的小翻领的衣服,不过,她执意让师傅给她在腰后侧加了个腰带,这样能显的身形瘦一些。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