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拜伏在地的杜鸿渐和微微垂首的李泌,李辅国暗暗有些得意。他心道:嘿嘿,任你们这些文臣武将再受皇帝欣赏、再有才干又有何用?到了关键时刻,皇帝真正信任和倚重的还是咱家这些近臣。
一时间,李辅国顿时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起来。
他轻轻清了清嗓子,就在一侧拜了下去道:“陛下,奴婢觉得李先生、杜大人言之有理,这天下终归还是陛下的江山,安贼叛乱,各道兵马奉召勤王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江南杨奇,若是敢不奉召出兵,就是朝廷叛逆,可待郭汾阳大军收复关洛后长驱直入剿灭之!”
李辅国又恶狠狠阴惨惨地追加了一句:“陛下不妨点下钦差特使前往江南调兵宣召,奴婢不才,愿意披肝沥胆为陛下分忧解难!”
李辅国这么一帮腔,李亨终于还是拿定了主意。他奋然拍案而起,目光炯炯地望向了简陋的大殿之外,用一种近乎亢奋的语气再次下达了一道昭命。
很简单,无非就是任命李辅国为钦差特使前往江南宣召,调杨奇所属江南兵马渡江平叛云云。当然,关于孔晟的任命诏书,也由李辅国到时一并宣布了。
李泌和杜鸿渐迅速地交换了一个眼神,都将阴沉的目光投射在一脸阴笑的李辅国身上。两人都是何等心智谋略之人,焉能看不穿李辅国的那点心计。
他揽下这档子事主动表示愿意前往江南宣召,为新皇分忧解难是假,借机离开苦寒的灵武去江南繁华之地享乐、捞点好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效仿在郭子仪军中监军的权监鱼朝恩,试图去军队中“历练”镀金,为将来更长远的政治野心打基础。
李辅国当天就辞别皇帝,带着几个随从和数十名护军乘车离开灵武赶赴江南宣召。这厮也真会演戏,当着皇帝的面跪伏在地痛哭涕零,再三叮嘱皇帝自己不在身边伺候务必要保重龙体,倒是让李亨抹了两滴感动的眼泪,一时情怀激荡,还赐了他一面金牌和尚方宝剑。
其实这些都是面子上形式主义的代表皇权的道具。在这乱军纵横、朝廷皇权式微的微妙局面下,未必就一定那么好使。但对于擅长弄权和狐假虎威的李辅国来说,这就意味非凡了。
离开灵武之后,李辅国自知适逢乱世、一路之上乱军四起,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顺利完成任务,他也不敢怠慢,披星戴月小心翼翼地沿着“敌占区”的边缘绕行河东避开关内,昼夜兼程,准备从山南境内进入江南。
应该说他选择这条路径还是非常明智的eads;二姑娘的生存之道。虽然绕行了数百里路,但绝对是最安的。若是与安史叛军相遇,哪怕是零星的散兵游勇,他带领的这支宣召队伍也难逃覆灭的噩运。
李辅国在路上得知安禄山正在调兵遣将、派史思明、蔡希德发兵十万进攻太原的消息,不禁暗暗吓出了一身冷汗。若是安贼叛军拿下太原,就可以由北道夺取灵武,直接消灭刚登基不久的李亨小朝廷。李亨要是完蛋了,他这个正当红的权监也就谈不上什么前途了。
好在太原现在有名将李光弼在。李光弼和郭子仪是李亨登基称帝后倚重的两员主力大将,授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特命其为北都太原留守,两个月前,李光弼率军五千离开灵武赶赴太原,承载着李亨新朝廷的重大使命。
但李光弼再有本事,架不住叛军势大兵众。守不住太原,哪怕郭子仪在河东关洛一线再有作为,也会被安禄山打通“后方通道”,汹涌的叛军铁蹄由太原北上,几乎就能逆转整个大局。
李辅国一个太监能有这番见识,也算殊为不易了。只是他根本左右不了战局大势,只能怀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更加焦躁不安地加快了下江南的速度。
说别的都是假的,保住小命才是真的。李辅国决定,下了江南之后,暂时不着急返回复命,还是要先观望时局再定行止。若是李光弼守住太原,一切都好说,若是太原失陷,那他也不必回灵武伴君了,直接留在江南苟性命再说。
灵武城。
西塞边陲的秋天来得格外早。午后,萧瑟的秋风漫卷过整个灵武城的时候,新皇临时驻跸的灵武都督府的正门洞开,两匹枣红马上骑乘着两名女子缓缓而出,马后则跟随着数十表情肃然腰佩长剑的宫卫。
年长一些的女子大概二十五六的样子,梳着贵族少妇常见的发髻,披着深色的裘皮披风,眉眼间弥荡着些许淡淡的哀愁之色。而年幼一些的女子,约莫二十出头,面目清秀,一身劲装,手执马鞭,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武气质。
两女正是李亨的两个女儿,年长的是二女宁国公主,年幼的则是五女纪国公主。
“二姐,听说父皇册封了一个名叫孔晟的少年士子,李辅国赶赴江南宣召已经有几日了。”手执马鞭的纪国公主笑道。
宁国公主矜持地微微一笑,“五妹,这两日灵武城中到处都在传唱那孔晟所作的诗歌,我最喜欢的是那首长恨歌,气势磅礴中又有哀婉的凄美柔肠,这少年郎当真是才华横溢令人惊叹呢。”
“二姐,那少年其实也当真胆大放肆,皇祖父的宫闱他也敢妄议置评?!那种华丽萎靡的诗歌我不喜欢,倒是那首满江红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