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翌日一早,黛玉带上紫鹃,携礼登轿,径至栊翠庵。

因栊翠庵是修道之处,早已修饰得当,里头又都是小尼姑小道姑,所以除了婆子,园中无人在附近徘徊,妙玉更无男女避讳之拘束,早带一个同样带发修行的小丫头和几个小尼姑在栊翠庵门前等候,看到轿子停下,宣了一声佛号。

轿子是几个粗壮仆妇抬着的,黛玉听到声音,忙命紫鹃掀开帘子,扶着她的手走下来。

妙玉举目望去,不由得叹一声曹公好笔法,比起原著中初进荣国府的黛玉,此时年岁渐长,虽仍怯弱不胜,然更增风姿,堪称超凡脱俗。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不用曹公之笔法,竟是难以形容黛玉之美。

不等她张口,黛玉先向她盈盈一拜,道:“若非姐姐帖至说明,妹妹竟不知与姐姐有亲缘相系,今日仓促来访,还请姐姐见谅。”

妙玉亲手扶她,含笑道:“妹妹何出此言?既是姊妹,却云见谅,岂非客气之至?”

黛玉听了,腼腆一笑。

妙玉两辈子都活在丈夫的宠爱之下,性情依旧活泼热情,不同于原主之冷傲,拉着她走进栊翠庵,道:“我从前不知妹妹身在京都,好在为时未晚,妹妹今后若有为难之处,只管来寻我,我虽无能,但医术精湛,手里又有余钱,当可解妹妹之难。”

黛玉柔柔地道:“姐姐不必担忧,我住在外祖母家中,衣食住行一切都好。”

妙玉不客气地道:“你这身子是胎里带来的弱症,气血不足,又不曾好生保养,叫作一切都好?回头我给你写几个药膳方子,问过常给你看病的太医,再叫人给你炖了常吃着,最是滋阴补气,虽然细水长流,见效缓慢,但对你身子有益无害。”

黛玉的身体状况,她一看便知详细。

黛玉心中一暖,先行谢过,道:“姐姐的方子我自然信得过,何须太医来看?只是如今府中忙碌不堪,妹妹又在守孝之中,饮食当有忌讳。”

妙玉这才注意到她浑身素淡,不能依旧穿孝,大概是因荣国府之故。

古代守孝,母逝父在,当守孝一年,原著中第一次写黛玉的服饰就说明贾敏的孝期已过。

若父先逝母后逝或者父逝母在则都须守孝三年,说是三年其实也不是整三年,而是二十五个月或者二十七个月,原著中黛玉十岁时丧父,是九月初三,隔一年元春省亲,当年十月宝琴等人进京,再次描述黛玉身穿红衣,说明她守的是二十五个月的孝,

想到黛玉在荣国府过着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活,妙玉心生怜惜,道:“你莫担心,我给你开的药膳都是素膳,不过桂圆红枣人参之类,和荤气不相干。”

黛玉再次谢过,此时已至妙玉禅房。

妙玉一面请她坐下,一面叫小丫头烹茶,特地叮嘱道:“用那暹罗国进贡的茶叶。”

暹罗国就是泰国,地处热带,茶叶性热,属于红茶的一种,故而味道虽淡,却很合黛玉的脾胃,在小丫头应声之后,妙玉也不忘对黛玉道:“平时的许多茶叶色碧而寒,除了品茗,你少吃那茶,倒是红茶很是适宜。”

黛玉记在心里,道:“谢姐姐指点。此次冒昧而来,些许薄礼,还请姐姐不要嫌弃。”

紧跟黛玉身后的紫鹃忙双手奉上紫檀礼盒,镂刻得极为精美,妙玉也没看里面装了什么,只命老嬷嬷收下,对黛玉道:“下次再来,不要这般客气。我住在这里,并不影响我的人出门,我缺了东西,自有老嬷嬷出门采买。你独自一人住在荣国府中,偏他们上上下下都忙着后宫嫔妃省亲一事,只怕顾不上你,你缺了东西,只管打发人来找我。”

黛玉摇头道:“因有外祖母厚待,万物不缺。”

妙玉心中微叹,真是一个惹人怜爱的小姑娘,不过十一岁的年纪,就这般体贴人意,父母俱亡后,行事小心谨慎,除了在诗词中倾泻所思所愁,甚少在人前抱怨自己受到的怠慢。

叙过闲话,方是叙亲,正式厮见过,黛玉更觉得亲密异常。

虽然迎春和探春、惜春都比妙玉在血缘上更近,但她们与自己的情分十分淡薄。

她虽然年少,但聪慧敏感,何人待她真心,自然觉察得出来,而妙玉就不用说了,本就喜欢原著中黛玉的形象,今见真人,那份喜爱更胜一筹,亲自给她切了一回脉,发现她就是先天不足,免疫力差,春秋两季容易伤风感冒,目前没有任何要命的疾病,人参养荣丸很对症,燕窝粥则是滋补品,虽然不是药,但也确实对黛玉的身体有益无害。

黛玉之疾,多是后来和贾宝玉相恋而起的心病所致。

妙玉松开给她切脉的手,笑道:“你我既是姊妹,有一言叮嘱妹妹,妹妹切莫自伤身世而殃及玉体,日后好好地保养,我再教你些道家的吐纳功夫,保你长命百岁。”

听了这番言语,紫鹃反倒比黛玉更加兴奋,迫不及待地插口道:“师父此言当真?”

妙玉微笑道:“若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