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二十座城市同时部署行动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况且用的还是自己的人,刘秀悄悄的约见了西海郡的所有将领,因为他必须知道这些人,随着时间变迁是否还依旧孝忠于他。

试探的结果是可喜的,刘秀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并未传到翟义他们耳里。

“你就没什么想要问我的吗?”每次会见西海郡将领,刘秀都没有避开王孙庆。

“该知道的我一定会知道,不该知道的,就算知道了我也会选择忘记。”

看着王孙庆的言行举止,刘秀不得不承认,这人确实是位非常优秀的人才。

自西汉集权开始,天下分为十四州,其中司隶就是中央集权地,而河东郡便在它的名下。

刘秀有三千兵马,他的使命是夺取解县及它周边七座县城,而翟义他们也同样负责七座县城,剩余的六座便要靠刘信一家人了。

一路颠簸来到解县,刘秀当起了甩手掌柜,他将一切权利交给了王孙庆,顾名思义是考验王孙庆,实则却是刘秀对自己第一次领兵夺城没信心。

王孙庆是个聪明人,在整个战略部署中,他常常抛砖引玉、引用典故让刘秀来决定一些最重要的事情。作为新世纪的人,秉承了国家上下几千年文化底蕴,刘秀也确实没给祖宗丢脸,他常常举一反三,所指出的痛点中,有些连王孙庆也没考虑到。

这些日子里,连接来了三波信使,掐指算算,约定的时候就在后天。

月黑风高杀人夜,这句扯淡的话不知道是谁说的,但今晚河东郡注定要血流成河。

燥热的县城,火光漫天。满地的尸体中有敌我士兵及普通百姓,刘秀提着县令人头观望四周,却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你的心乱了?”

“何以见得?”刘秀坐在台阶上望着轮椅上的王孙庆。

“你的心若是没乱就不会在这里跟我闲扯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心无障碍才能通达四方。”

别人在外面厮杀,刘秀、王孙庆两人却在县衙里喝了一晚上酒,最终的结果是谁都没听进对方的话。

比起前段时间刘崇的造反声势,翟义的声势可谓是地动山摇。他趁着朝廷还没反应过来,传檄声讨王莽,刻书于各州郡并强调自己有平帝血书在手,严厉声讨王莽毒杀汉平帝、骗取摄政尊号、挟天子以令诸侯、蓄谋汉家天下等十恶不赦之罪。

立天子,赏爵位。

翟义立刘信为天子,前东平王刘匡(刘信之子)为太子,他自己任大司马柱天大将军,前东平王教师苏隆为丞相,前中尉皋丹为御史大夫。刘宇、刘璜、刘秀、陈丰四人任前后左右四将军,号召天下吏民共扶汉室,齐心协力铲除王莽这窃国大盗,刹那间天下震动。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总有一些人,骨子里就觉得自己生不逢时所以才会过的如此辛苦,而刘信、翟义两人的崛起给了他们希望与曙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陈胜喊出的造反名句,莫名其妙的就火起来了,河东郡百姓情绪激扬,踊跃参加,更纷纷幻想着自己功臣名就的美好生活。

从河东郡到京兆尹,中间也就隔着一个左冯翎,翟义的出兵速度非常快,刘秀被任命为先锋大将,率领着一万大军已经进入了左冯翎。

一路上诸多县城,或因为兵力不足,或因为血书原因,清一色的闭门紧守,这更加激发了翟义的气焰。

这一日,有赵朋、霍鸿两人自封将军,各自带着数千人马来投,而其他或几十人,或数百人来投的队伍更是数不胜数,翟义大军人数在短时间内冲至十余万。

人多了,粮草自然就成了问题。反莽联军先是礼貌借粮,对方肯就是良民,打上了长期的借条,对方不肯就直接开抢,值得庆幸的是翟义的底线还在,除了粮食,但凡敢抢钱抢人的士卒一律砍头。

身在长安的王莽得知翟义打来,诸县不战的消息后,不但没骂人反而脸上浮现出道诡异的笑容。

“敢用舆论来对付自己,天下何人不知,论掌控舆论的能力,孤认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

话说前两年,王莽策划给自己加封九锡,朝廷就收到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的上书。

四十八万多件上书在当朝意味着什么呢?目前国人口不过数千万,其中绝大部分还是文盲,识字者不过数百万,而在整个京兆尹,能够上书的知识分子加起来也不会比四十八万多,这就是说,几乎所有有能力上书的普通百姓,都参与了这次行动,更别说满朝文武,支持给王莽加九锡的王公列侯及卿大夫就有九百零二人,几乎占了部。

“大哥,这翟义真是不知死活,我愿为大军先锋,杀他个血流成河。”王邑是王莽的弟弟,官拜太保。

“不急,我到是要看看还有那些不怕死的人敢跟他一起来。”

唱戏唱套,之后的日子里,王莽假装十分恐惧,饭也吃不下,日夜抱着孺子婴在宗庙祷告,又模仿《大诰》写了一篇文章,说明自己摄位是临时的,将来一定会将皇位归还孺子婴。

一路上顺风顺水,突然又听闻这个消息,翟义、刘信几个兴奋的庆祝了好几天,但刘秀心中的危机感却越发强烈,他立马召见王孙庆。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