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晚饭过后,我陪着爷爷奶奶在屋里看电视,他们每晚都会在黄金时段收看抗日题材的连续剧,一般在这个时间段我都会用手机看球赛直播,如果当天没有我喜欢的球队,我就找本书来把这段时间打发过去。

在“打鬼子”开始前,其他电视台的一个综艺也是他们老两口儿的最爱,我都怀疑这个综艺节目是不是从来就没更新过,因为我记得上周看的时候里面的选手也是这几人。而且不同于本山大叔对获奖选手在取得名次后才能发表感言的理解,这个综艺是选手上来先介绍自己家里多么不容易、吃过多少苦,然后再进行才艺展示。

至于表演过后的嘉宾点评环节就更搞笑了,我曾在同一期节目里,先后听到同一名嘉宾,在点评不同选手的表现时说过两套话,第一套是:“这位选手的经历很打动我,之后的表演环节,他的唱功可能不是很优秀,但能听出来他是带着自己的感情在用心唱,另外一名选手虽然在歌唱环节表现的很完美,但我听不到歌曲里面的感情,所以我把反对票投给另外这名选手。”另一种说法是:“这位选手的故事虽然很令人感动,但我们这个节目毕竟是一个竞赛类节目,因此还是要看选手唱歌的实力的,您刚才的歌唱环节在声音的表现上有些瑕疵,所以我把反对票投给您,还希望您能继续努力。”

听到他的这种点评方式,使我不禁想起了郭德纲说过的一个段子——你戴不戴帽子我都得打你。不知道这位嘉宾评委下次会不会说出“因为你没戴帽子,所以我把反对票投给你”这种话来,至少还能让后面的选手赶紧去借个帽子,虽然我不认为这些参赛选手就是真正的选手,但最起码这种方式还能让我爷爷奶奶看得明白点儿,他们俩不止一次一边看一边说:“这到底是比惨还是比唱呢?”

周日下午我就回到了学校,与杨洋碰面后,我们俩牵着手一起去了图书馆。我很庆幸遇见了杨洋,我感觉她就是我苦苦寻觅的那个女孩,在图书馆里,我们两人坐在一起,每人手里都捧着一本书,读累了就抬起头看对方一眼,然而并不说话,仅仅是待在一起都会使我们感到快乐。

下午的时间过得奇快,还没等我看完一本书就该吃晚饭了。在食堂,我和杨洋正吃着饭,只见马超背着书包从外面走了进来。

“马超!”我喊了他一声,他先是四下张望了一阵,看到我高举双手,于是便走了过来。

“超哥。”杨洋喊了一声,她是这学期经我介绍才认识马超的。

“你们俩都吃上了。”马超过来以后说。

“来得够晚的你,书包放这吧,我给你看着。”

“好嘞,那我买饭去了。”

看着马超往打饭大妈那边走我才发现,我自从认识他以后,好像确实是一直都直接叫他名儿来着。不过想来这可能真是个人气质决定的,比如说张博,我和马超都习惯喊他博哥,他也确实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之前做项目的时候经常是他一人负责好几个人的工作,可我呢,上楼以后,楼下新来的小孩,见到我以后出于礼貌会喊我师傅,每当此时我都会说:“别叫我师傅,你瞧我哪儿像师傅啊。”马超就更别提了,每回见着新人,他都主动跟人家点头哈腰地打招呼,估计对方还会想这人不会来得比我还晚吧,因此马超虽然认识车间绝大多数职工,可是却没有人叫他超哥。不过他这性格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回回买饭的时候一口一个阿姨我要这个、阿姨我要那个的,食堂大妈都会给他特别多分量的菜,不管在学校还是厂子里都一样。

“你今天没回家啊?昨儿不白连夜的班吗?”

“没回,跟这儿还能多看会儿书。”马超边吃边说。

“这么刻苦,你丫不是想读博吧?”

“真读博我肯定换专业!”想到还要受刘建华的压迫,马超就一肚子火。

“吃完饭干嘛去?”我问杨洋。

“都行,听你的。”

“那咱看电影去吧。”现在正上映着《东方快车谋杀案》,我很想知道这部经典小说被翻拍成电影以后会是什么效果。

“行啊。超哥你去吗?”杨洋看向马超问。

“不用了,你们去吧,我吃完饭再看会儿书去。”

“放心,我们家杨洋就是跟你客气客气。”我在旁边笑着说,“你这灯泡太亮了。”

“你嘴里就没好话,单词背了吗?你是想看完电影跑步还是先跑再去看?”我真服了杨洋总能记得监督我。

吃完饭,我和杨洋一路向北,到了朝阳大悦城。可能因为明天又要上班的缘故,今晚来大悦城的人格外多,大家都在享受上班前这最后一夜的疯狂,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种地方貌似一年到头,天天都是这样一副繁华景象,大家在工作学习中忍受着,只待下了班之后来到这里,消费、享受,然后娱乐至死。好像这才是主流,如果有人不这样做,就会像没有奶嘴吃的婴儿,最终逃脱不出被饿死的命运。我不禁对这种赤裸裸的现实感到一种畏惧,发现周围都是一副副好看皮囊。杨洋,你在哪里?我仿佛置身大海,冰冷的海水不断拍打着我的肌肤,只有杨洋才是我的方向。

“干嘛呢?怎么看着魂不守舍的。”杨洋在我面前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