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圣光骑士九桃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到四月底,国内VCD市场如火山般爆发,销售情况非常明朗。

国人积蓄已久的消费热情猛然爆发,连央视都将其视作现象级社会新闻,想搞个追踪报道,弄清楚‘圣光’是如何创造又一个奇迹。

数个节目组奔赴各地,其中之一前往在昆明的‘圣光视听设备厂’,拍一拍周青峰口中神乎其神的供应链管理是怎么回事?

在巫家坝机场刚刚下飞机,节目组就感受到一番不同。几架图-154改装的货机在机场卸货,几十个大集装箱正等待吊装到卡车上。

为表示对央视的足够注重,市里派了专人前来迎接,顺便解说了记者看到的情况,“那是一条彩电生产线,是其他省在好多年前从日本进口的。”

机场不时有飞机起降,声音刺耳。记者握着话筒大声询问:“昆明又要上彩电生产线了?”

“是啊。‘圣光’的周总说要发展综合性的电子产业,光靠一个VCD产品线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家电产品来填充。

现实也证明周总的判断是对的。VCD现在上了三条生产线,日产量达到五千,月产量十五万台。虽然目前销售非常火爆,但还不够。”

“十五万台还不够?”央视派来的记者是个女同志,对制造业和生产毫无概念。她惊讶于‘圣光视听’的产能,更担心......,“能卖掉吗?”

市里干部被问了不知多少回这个问题,他大笑道:“我们也觉着这是个问题,可每天都有货机从昆明起飞,把VCD运到国内各大城市。

省里同样担心数据是不是错了,专门派人到外地去统计。可事实上光昆明市这个月就卖掉了五千台。其他地方的消费能力更高,真的不愁卖。

我们在西南太闭塞了,不出去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哪怕同在国内,魔都是什么情况,光看报纸是无法掌握的。”

说了产量销量,市里干部把话题回到彩电上来,“我们本来要给‘圣光’三年免税的,但‘圣光’拒绝了。他们只要了些地皮盖房子,另外还要上其他电子产品。

前些年国内花了不少外汇进口了好多彩电生产线,但基本都死掉了。‘圣光’低价卖了其中一条在昆明重建,唯一的麻烦就是彩管。

我们正跟成都的院所合作攻关彩管,预计两年内突破关键技术,完成工业化量产,届时肯定能像VCD一样在全国大卖。

现在省里对‘圣光’是真的很有信心,按周总的建议互派干部,相互学习。大家都是被逼着进步,否则就被淘汰。”

来接机的干部也算是被逼进步的一员,可谓是深有感触。

国内彩管在很长时间内也是全靠进口,所以八十年代搞了一堆彩电生产线全死了,浪费了好多外汇。

等到国内突破彩管技术则已经太迟,CRT电视都要被淘汰,大家改用液晶。幸好我们液晶逆袭赶上,没有继续交学费。

‘圣光’目前正在国内搞几个专项攻关。彩管,压缩机,步进电机,机床数控,先进材料,这些都在花钱硬砸。钱就来自像VCD和免维护电池之类的‘现金’项目。

乘车进市,路过郊区。

干部指着正在平整的土地,“这边要建电子工业园,把工厂从市里搬出来。像模具,注塑,喷油,总之跟家电相关的行业这边都要完成配套。”

节目组特意要去停车拍摄,女记者又生出个疑问,“现在沿海地区的电子产业发展很快,你们在内陆交通不方便,将来怎么竞争?”

“对,对,对!”干部连连点头,“我们之前都没考虑这个问题,‘圣光’能来投资,我们就非常高兴。但周总还是把问题说清楚了,也给我们敲了警钟。

要解决起来,说难很难,说容易也容易。沿海的工厂大多做出口生意,我们面对的则是内陆的本国市场。

实际上云南周围都是人口密集地区,好几亿人口嘞。不说国内,就是缅甸方向也有几千万人口。只是这个市场普遍消费能力不高,这是难题。”

“那怎么办?”

“苦干实干喽。”

干部一摊手,“没有什么捷径的,只有搞制造业。VCD产业不够,就上彩电。彩电不够,就把冰箱洗衣机也造了。家电不够,就再去找其他能干的。

万事开头难,VCD产业打开了突破口,这就给我们带来了税收。有钱了,后面的事就好办。‘圣光’也承诺,卖VCD赚到的钱都会继续投在云南。

幸好云南还是有不少院校的,双方搞合作办学,把教育和科研搞上去。现在全省都明白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必须把它抓住。”

节目组的成员经常在国内各地跑,碰到的基层干部往往昏庸无能,浑浑噩噩。来接机的是市里很普通的干部,没是官僚习气,还能有如此清醒的认识,倒是极为难得。

女记者带着好奇,旁敲侧击的问了些敏感问题。市里干部有些局促,但还是低语解释了几句。

“我是前不久从基层被提拔上的,我的前任现在拘留候审呢。跟你们讲,周总骨子里很霸道凶狠,没表现出来的那么温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