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儿午饭之后就一直在李承乾这里候着,她自然也听了一些李承乾的讲课,最后的奥数题,她也是很感兴趣,她捧着李承乾出题的原本,怔怔出神。 既然梨儿感兴趣,李承乾干脆给她一支笔,让她自己去算。 对于蝗虫这东西,李承乾的了解基本停留在这东西是一种昆虫上面,似乎还能吃。 大天朝的人民,除了米田共,别的东西都愿意去尝试一下,能不能做出美食来。当然,更狠的岛国人,米田共也有吃法。 而且他也没听过哪里有厉害的蝗灾,也不知道是没发生过还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因为建国以后不许成精? “系统,有搜索引擎吗?” “本系统收录了宿主穿越之前所有的信息,可以创建搜索引擎。” 李承乾面前出现一个搜索引擎。 我类个去,我没事还能上个网了?他试了试才知道,这个搜索引擎,只是搜索东西的,并不能用来和别人交流,也难怪,只有他一个人,和谁交流去…… 他还挺想键盘侠们的,里面虽然有很多口吐莲花的喷子,但也有很多睿智……褒义词的睿智。他以前也喜欢在网上抖个机灵,收获别的的赞和评论也是他业余的爱好之一。 “蝗灾。” 他在搜索栏打出这两个字,开始搜索。 越看,李承乾的脸色越差,他之前的想法太天真了。这蝗灾啊,不是吃能解决的。 后世解决蝗灾是花了大力气的,还只是控制住,但依然会经常闹蝗灾,只是李承乾不知道罢了。 他也搜到东山市民集体捕捉蝗虫解馋,卖钱的新闻,但很显然,这是被控制住的小蝗灾,并不厉害。 大蝗灾,蝗虫遮天蔽日,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关键是吃完一处就走,吃完另一处又离开,行动极为迅速,根本没办法。 他找了找治蝗的办法,生物治蝗,养殖一些吃蝗虫的禽类,既解决蝗虫,又能卖掉禽类换钱。 这可以说是最好的办法了,但并不实际,太急了,没时间搞这个。如果史书记载的不错的话,还有三,四个月时间,蝗灾就要来了,他上哪找那么多鸡鸭去吃虫子? 要用蝗虫养鸡鸭,也只能先杀虫,把蝗虫制成饲料,再养鸡鸭,才是来得及的办法。 第二个办法让他失神许久,无人机喷洒农药。 好啊,绝对是好办法,可他上哪找无人机跟农药去,哪怕他能把这两样东西需要的技术书籍找来,也不是这么几个月能造出来的,现在唐国的人民,还停留在连温饱都没解决的阶段,人均寿命不过30几,发展科技,先填饱肚子再说好吧…… 他又pass掉这个办法。 至于一闪而过的蝗神庙,李承乾抱以呵呵,他觉得哪怕有神,那也只会是华夏民族的伟大先祖,只有他们有资格成神。 蝗虫这些生存靠本能的节肢动物啊,就是那种路上踩死都不会注意到的东西。 漫无目的的搜索,直到他看到徐光启的《治蝗疏》。 明朝末年的科学家徐光启,他总结前人经验,加上自己的调研,写出这个。 “系统,《治蝗疏》来个,我看看。” 李承乾翻看一遍,确定这才是现在的大唐能用上的治蝗办法。 徐光启提出的治理蝗虫的方法有,割掉低洼积水处的水草,以清除蝗虫产卵场所;春夏间虫卵形成时,一旦发现有成行的松土,官府组织人力进行处理;虫卵变成幼虫后,要挖沟扑打;成虫后,官府收购蝗虫,鼓励民众扑打;要多种蝗虫不食用的芋、桑、豌豆、绿豆、大麻、芝麻等农作物;将草木灰、石灰等筛成细末后,撒在庄稼上,蝗虫就不会再吃这些庄稼。 他把这里面一些引人怀疑的地方修改一下,比如蝗虫不食用的作物,直接一笔带过,以免出现一些现在没有的农作物,引起不必要的惊慌。 修改好的适用于唐代的《治蝗疏》,他开始犯愁。 作者一栏他犹豫起来。 自己肯定是不能填的,他没那么想装逼,这种逼装多了会死人的。 徐光启是很伟大的科学家,可关键是,整个大唐,除了他刚才知道之外,没一个人知道他的名字,他很想写徐光启的名字,但这样,李二相信他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写的东西,谁会有兴趣去看,看了又会相信几分? 一番斟酌,他决定,挂上许行的大名。许行,先秦农家的代表人物,著作失传,很适合在这个《治蝗疏》上面署名。 神农氏的名字他不敢往上写,太假了…… “徐光启,我对于知识产权这东西是很尊重的,但您还得几百年才能出世,我总不能把你吹成先秦的大科学家吧,也没个记载。这个《治蝗疏》,您就先给许行用用,为了无数人的生命,委屈你了。”李承乾心道。 其实《治蝗疏》也是总结前人治蝗经验,李承乾完没必要这么难受,但他还是感觉有点对不起徐光启。 那么,就该找时间去给李二上奏这个《治蝗疏》了,他决定在自己拿出教课成果之后,上奏这个,能够更加让李世民信服。 “大唐的人民,我为了你们能活着,可是操碎了心啊,你们不帮我打下个无敌帝国,我就哭死了。” 噗,饿死不应该,死于他李承乾发起的战争就是应该的吗? 李承乾显然没意识到这一点。 他这一天过的实在有点充实,描摹完《治蝗疏》,他趴在桌边睡着了。 “殿下,殿下,起来,要睡觉去火炕上面睡。”梨儿提醒李承乾。 李承乾站起来,摇摇晃晃走到炕边,踢掉鞋子,上炕睡觉。 梨儿开始整理桌子,桌子上很多杂物,有几位皇子的写写画画,阿拉伯数字,加减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