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国近现代史上,有一群人的作用不可忽视,这就是留学生群体。岳山关注留学生,从建立[安庆工业园区]就开始了。
那时,岳山没政治地位,主要以个人身份结识、支助留学生群体,力量有限,效果有限。在主政皖省之后,派遣留学生便成了岳山相当重要的工作,在皖省教育厅内,专门设有“留学事务处”,主政东南之后,留学生工作更是成了岳山新政的亮点之一。
岳山虽然有[神启天书],但那些内容主要是技术发明,譬如20世纪初的冶金工业技术详构,只要有冶金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绝对可以将其在现实中复原。但是,如果将一个中学生变成冶金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却不是目前东国的大学能够胜任的,或者,东国也能培养冶金专业学生,但那规模那水平,却无法满足冶金工业的需要。至于岳山,自然也无能力进行相关的人才培养了。
实际上,仔细考察历史上各大国之崛起,落后国家派人出去留学,然后再回国助推事业,这是所有国家的共性举措。东国原时空的两弹一星,其科研主力依然是从密西西等国毕业的大学生回国效力所至。
当然,派遣留学生也是一柄双刃剑,在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之时,同样会带回该国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却未必适应本国的国情。不过,其利与其弊相较,利还是大于弊的。
重要的是对留学生的这种利与弊要有明确的认知,只要提前预防,就能将弊端降到最低。应该说,与原时空的21世纪国家成了一个抽象概念相比,民国初年的东国知识分子除了部分受孙氏的影响之外,其他人却没那么多毛病,虽然也有《围城》里方鸿渐那种学业不成、夸夸其谈的人物,但那毕竟是少数。
原时空,留学生可称之为国家之间奉行的一种战略。发达国家,虽然为落后国家提供留学生席位,但总是以各类高福利、高薪水吸引着落后国家的留学生人才;而落后国家虽然享受着发达国家提供的留学教育的便捷,但民族的高智商子孙,总有一部分会最终留在发达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知识经济的中坚力量。而众所周知的事实便是密西西国的教授级技术人员,有三分之一属于东国血统。
此前,岳山制定了留学生政策,其理想是仅在皖省之内,争取每年送1万名以上的学生出国留学。虽然这一政策受限于高中生的数量最终有所折扣,但这两年皖省每年也有上千人的留学生被送到莱茵国、密西西国境内求学。
对于出国留学人员,岳山充分吸取了原时空官费留学之经验教训,每一个享受政府资助的留学生,都必须与国家签订协议,保证留学归来效力祖国,如不归来,必须偿还国家为之支付的费用及利息,当然强扭的瓜不甜大家好说好散,这种利息也不是高利贷,还款也有时间延缓,但至少与银行定期存款利息相当,总之,国家在留不住你的人时,总得把支付的成本收回来吧。
除此之外,岳山对非皖籍、非东南籍的留学生,同样倾注了关心,有的学生出国时家境还行,但学至中途家境衰落,这样的学生,往往都能及时获得来自东南的资助。
抓教育,要两手抓。一手抓教育普及,给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手要抓人才,抓精英,将拥有读书天赋的人送到更高一级的学校读书。所以,在结合留学生工作之际,岳山于1914年春在东南境内推出了[助学金计划]与[奖学金计划]。
助学金计划,针对所有寒门子弟,即有读书愿望,家里又无钱支付学习费用,通过本人申请乡镇政府证明,可在[太平洋银行]各县支行或办事处获取贷款,但请注意,这个助学金贷款是要归还的,只是没有利息罢了。
或许有人要问,学校都不收学费了,还贷款干嘛啊?其实,这是不了解生活的复杂与艰辛。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的,并不真是贫寒得没那几块钱,哪怕后世,只要家长有一双健的手,也能通过打工等方式将子女的学费挣到手,问题在于交不起学费的,多是家里的人有各类疾病或残障,无法挣到生活费用,而孩子又十二三岁正好可以耕田做工挣钱养家了,很多有条件读到更高级学校的学生,往往就被卡在这个环节上面。
奖学金计划。针对品学皆优的学子提供的一个计划。这个计划,是一个庞大的计划,譬如,在国家所办正规学校中,每个班、级、校都有独特的奖学金规格。
与原时空不同的是,原时空的奖学金,规模很小,受惠面很窄,基本上只有大学才有数额不错的奖学金,后来奖励面虽然有所拓宽,但那数字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也相当有限。
岳山设定的奖学金,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实施(一年级没基础),分为学科奖学金、综合奖学金、专长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类别。
学科奖学金,譬如每科前三名,皆给予数量不等的奖金;综合奖学金,班级综合前五名,校级综合前几名等(只领取最高一等现金);专长奖学金,奖励各类特殊专长的学生,譬如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特殊人才;校长奖学金,由校长决定对品学皆优学生的特殊奖励,譬如道德楷模、见义勇为或帮助同学等,总之一切有利于宏扬正能量的行为,都在奖励之列,而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