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城北门,气势磅礴的城楼上。
一个面色如岩石般厚重的男人,正背对着缓缓升起的旭日,出神的眺望着皇城的方向。
这男人身披厚重的盔甲,因为角度的光线,金色的眼光照耀在他的身上,犹如为他披上了一层黄金色的战甲,令他整个人都显得熠熠生辉。
突然间,楼梯处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
另一个披着银色战甲的男人走了上来,身材魁梧,面容毅重,饱经风霜的脸上还镌刻着一股不怒自威的威严。
“三哥!”
走上楼梯的那个男人朝城楼上的男人招呼了一声。
“六弟!”
城楼上的男人转过头来,发现是自己的兄弟,脸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
但他即使在笑的时候,表情也很严肃,仿佛背负着一股相当沉重的情绪。
“三哥在看什么?”后面上来那个男人问到。
站在城楼上的男人没有答话,目光却再次投向了远处若隐若现的皇城的方向。
“哈,我知道了,三哥是在想,皇城那边为什么一大早就敲响了晨暮钟?”靠过来的男人抚掌大笑到。
沉默的男人依然没有开口,只是从鼻孔中淡淡的喷出两道白气。
“三哥是在担心那个小皇帝吗?”靠过来的男人挑了挑眉毛,似笑非笑地问到:“还是在担心他会搞出什么幺蛾子,破坏了大哥的计划?”
“我在想……”一直沉默的男人终于开口了,但话音中却夹杂着一丝沙哑:“如果小皇帝不甘心,非要带着城里的百姓拼个你死我活,到时候你我该如何自处?”
靠过来的男人沉吟了一下,继续笑到:“这有何难?螳臂当车,不过是自寻死路罢了!”
先前站在城楼上的男人深深吸了口气,忧郁地说到:“怕就怕……他自寻死路啊!”
正在两人仿佛打机锋一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之时,一名兵士突然笃笃笃地踩着石楼梯跑了上来。
“报告两位都指挥使,陛下带着人马,朝这边过来了!”那兵士大声的喊到。
城楼上两个身披银色甲衣的男人同时露出惊愕的神色。
这两个男人,正是率领禁军发动反叛、占据北城门等待恭迎赵匡胤回城的石守信跟王审琦。
这二人皆是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中的成员,一个排名第三,一个排名第六,所以他们分别称呼对方为“三哥”和“六弟”。
石守信跟王审琦都是知兵的将领,在后周和宋初时期统一南方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石守信更是跟随太宗赵光义(赵匡胤称帝后,赵匡义为了避讳皇帝名字,所以将“匡”改为“光”,因此他不同时期的称呼也有所不同),先后参加了两次北伐,可惜均未能成功,后来还替太宗皇帝背了黑锅,因此郁郁而终。
此时两人刚刚夺取北城门,正守在城门之上,一方面为赵匡胤率领大军回城扫清障碍,另一方面也时刻监视着城内小皇帝的一举一动,避免事情出现反复。
两人在凌晨时分听到宫里响起了晨暮钟,但因为职责的原因,无法前往查探,于是心里都在猜度着皇城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可谁知道还没等来皇城内的消息,却已经先等来了小皇帝的驾到!
不是说小皇帝被人下了毒,已经昏迷不醒了吗?
两人对视一眼,都感受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于是轻轻抚了抚腰间悬挂的佩剑,大步走下城楼。
刚来到城楼下,就看到前面发生了大面积的骚动,不少驻守在城门口的“叛军”,纷纷往这边移动,并且发出了各种各样杂乱的声音。
紧接着,一行打着黄罗伞盖、护卫森严的队伍朝着城门口的方向靠拢。
“陛下……”看到被护卫在人群中那顶明黄色的龙辇,石、王二人眼中的惊疑之色更加浓重。
小皇帝这是要干什么,难道是准备劝说他们二人回心转意,还是想逃离京城,避开赵匡胤的十万大军?
两人当然不会任由小皇帝的队伍就这样靠近城门口,于是隔着老远,就双双迎了上去,然后伫立在龙辇的前面。
“大胆!”一个略显老态的太监站了出来,对这两人呵斥到:“见到皇上御驾,还不快跪拜?”
石、王二人纹丝未动,目光却牢牢地落到了龙辇中那个幼稚的孩童身上。
居然真的是小皇帝亲自驾到!
二人心头一紧,手又不知不觉的扶住了腰间的佩剑。
但柴宗训却在此时伸出手,示意落轿,然后制止了那个太监的再次呼喝。
他缓缓跨过人群,来到了队伍的正前方,刚好与石、王二人面对面站立。
“石将军、王将军,二位好久不见了!”
柴宗训的声音依然透露出一丝稚嫩,但他严肃的面容,却表示了这次谈话的内容并不轻松,甚至让石守信、王审琦二人生出一种莫名的紧张感。
“陛下!”石、王二人都是沉稳之人,虽然此时早已经明目张胆的举起了叛旗,但是在面对小皇帝的时候,依然给与了他足够的尊重。
柴宗训似乎也没有因为二人“叛军”的身份,而显得怒气冲冲,只是轻轻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