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封郑王?

这倒是挺有意思。

柴宗训记得梦中的那段历史,也曾提到周恭帝被封郑王的事,不过这并不影响柴宗训被软禁在房州的事实,这个头衔,可有可无,实属鸡肋。

或许这也是赵匡胤为了向世人表明态度所玩的一个小小花招吧。

但这时候他显然不会去拒绝赵匡胤,他现在只想着尽快离开后周,中途千万不要横生出什么枝节才好。

于是他示意宫人停车,从马车里面走了出来。

此时柴宗训已经不再是皇帝,所以也不可能坐龙辇了,他乘坐的只不过是一辆普普通通的马车。

从赵匡胤手里接过了圣旨,柴宗训也恭恭敬敬地向了行了一礼,虽然程表现得没有什么欢悦,但礼节却是做到无可挑剔。

赵匡胤看到他的样子,心中也有些纠结,不过一想到从今以后,自己就是天子,将取代柴氏成为这整个大周的主人,他心中又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小孩子嘛,总是会耍耍脾气的,这并没有什么要紧!

二人在各自心思恍惚的情况下道了声别,然后又在宫门口无言的分开了。

映照在橘红色日光下的,是二人一个调头向西、一个回望皇宫的各自迥异的背影……

————————————

城西市坊街口,长长的队伍沉默地行走在并不宽阔的街道上。

这很可能是他们这一生最后一次行走在汴梁城的街道上,所以队伍中不少人都在偷偷地擦拭着眼泪,甚至还偶尔会有一两个宫人,趁人不注意悄悄地脱离了队伍,然后隐没在街边看热闹的人群中。

何内侍看到这一幕,心里非常火大,示意问柴宗训要不要把那些人抓回来。

但柴宗训却摆了摆手,面无表情地说到:

“算了吧,人各有志,强留也是无用,不用去管他们。”

他的目光随着马车的车窗划过街道两边的建筑,突然想起一件事,问何内侍到:

“对了,我记得马步军都指挥使韩通的家宅,好像就在西市附近,是不是?”

何内侍想了想,点头道:“对,臣下也是这么记得。”

柴宗训嗯了一声,吩咐到:“让队伍先停下来。”

何内侍不明所以,但还是按照他的吩咐立刻命令队伍停了下来。

柴宗训从马车中走出来,伸了个懒腰,对周围百姓的指指点点视若无睹。

“叫几个人,跟我一起去韩通的家里看看。”他又吩咐何内侍道。

“啊?”何内侍微微一愣,赶紧劝到:“陛下……”

“嗯?”柴宗训制止了他,纠正到:“我已经不是陛下了,从现在起,你应该改口称我为王爷。”

“这……,是,陛……王爷!”何内侍结结巴巴地改了口,却又不解地问到:“王爷为何要去韩通的家中?”

柴宗训叹了口气,负手道:

“当初石守信、王审琦二人裹挟禁军造反,韩通是唯一一个出面阻止之人,这也导致他送掉性命,此人是后周的忠臣,所以朕……本王想在离开前,去吊唁一下他,顺便探望一下他的家人。”

“哦。”何内侍恍然地点点头,却又很快担忧地问到:

“只是陛……王爷,咱们这么做,会不会惹得赵匡胤不高兴?”

柴宗训摇了摇头,嗤笑道:“你想多了,以赵匡胤的胸襟,还不至于因为这样的小事而动怒,更何况,此乃忠义之士,赵匡胤怕是宣扬还来不及,又怎会生气?”

“啊,赵匡胤还会宣扬忠义之士?”何内侍张大了嘴,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

在他看来,赵匡胤确实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因为赵匡胤本人就是靠造反登上帝位的,他又怎么会去宣扬忠义之士?

但他却不知道,赵匡胤偏偏就是个这么矛盾的人!

赵匡胤本人虽然是靠造反才登上了帝位,但他却并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误,而是时势使然,正因如此,他本人反倒是对“忠义”二字看得更为着紧。

史书上说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时候,曾下令与众将士“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不准杀害汴梁城中的功勋大臣,但当时他手下有一名将领,叫做王彦升,此人在兵变之后先行回城联系石守信与王审琦,结果他回城的时候,遇到马步军都指挥使韩通,韩通得知赵匡胤要造反,立刻回家准备调动兵马阻止,结果被王彦升追到家里杀害。

王彦升此举虽然替赵匡胤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却也违反了赵匡胤“不得杀害大臣”的命令,于是他很不得赵匡胤喜爱,此后终生未受重用,郁郁而终。

由此可见,赵匡胤此人对“忠义”二字十分看重,甚至连手下有功的将领,也不能逾越这一条。

不过柴宗训此时没有心情去跟何内侍解释这么多,越解释越麻烦,他甚至都无法说清楚自己怎么会提前预知王彦升日后的命运,所以他只能借助身份的差异,强行命令何内侍去执行他的指示。

很快,何内侍从宫人中挑选出一支卫队,护卫着柴宗训走向了韩通的家。

韩通的家宅位于西市的金水河边上,这里同样也是漕运联通京城的码头之一,因此人流繁多,往来嘈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