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苏干湖北虽然饱受异族铁骑的威胁,但在这里驻扎,好处有三:

第一是耕地。

众所周知,水源充足是耕地肥沃的首要条件,众观中国历史,凡是强盛的城市,无一不是建立在水源充沛、耕地肥沃的土地上,即使到了几千年之后,两河流域的众多城市,依然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一线地区,距离两河流域越远的地方,起经济就越落后。

而这时的苏干湖,还没有像后世那样萎缩到在地图上都几乎看不见的地步,这里烟波千里,浩浩荡荡,如果能沿湖造田,一定是肥力最充足的上好良田,足够养活数万到数十万的民众!

第二是人口。

之前已经说过,人口是发展的根本。

如果人口稀少,就没法种地,没法经商,自然也没法扩张,更遑论复国兴邦?

可是周军这次跟随柴宗训一起来到西域的,总共就只有三千余人,这点儿人口,就算再发展个二、三十年,又能扩张到多少?

恐怕两三万人也就顶天了。

可两三万人足够建立一个强大的王朝,并打回中原去,推翻赵匡胤吗?

这肯定不可能。

别说是打回中原,这两三万人,能夺取归义军的领导权都难!

所以柴宗训必须要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之法,那就是归化!

何为归化?

将异族人归化为汉人,忽略他们的种族和国籍不同,让所有人都成为大周的子民!

而这一点,在相对比较封闭,又和西域人口众多的回鹘人、契丹人完不接壤的大月牙泉,是肯定办不到的。

反倒是苏干湖北,虽然经常被回鹘人和契丹人假扮的马匪袭击,但这也正说明了在靠近苏干湖北的地方,一定有一到两个强大的回鹘人或是契丹人的部落。

如果能把这些部落征服,并将他们的人口归化为汉人,那柴宗训手中的大周朝的发展,将加速无数倍!

草原上很多的部落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发展起来的,比如日后席卷天下的蒙古人,最初的乞颜部,能有多少人?

孛儿只斤.铁木真手下,当初可能不会超过5000人,因为他的父亲,曾被敌人打败,乞颜部也几经分散,就连铁木真自己,也被人差点儿杀死,还连老婆都给抢走了。

可是到了最后,铁木真一同蒙古,君临天下,成就了伟大的成吉思汗,那时候,他的手下又有多少人,蒙古的势力又发展到了何等境界?

柴宗训从不认为人少,就无法复国,但前提是得有充足的人口,来供他征服和吸纳。

这第三嘛,就是交通了。

之前也说过,大月牙泉虽然山清水秀,风景秀美,但这里交通闭塞,除了连接石羊河之外,最近唯一的能够补给物资的城镇,就是沙州城了。

这样的地方,基本上不可能有商旅经过,就算有,也最多是一些游商,到这里来贩卖一些小物品。

柴宗训的目标是重启丝绸之路,让他下辖所属之地成为整个西域的经济和贸易中心,像大月牙泉这样的封闭地形,怎么可能办到呢?

反倒是苏干湖北,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它虽然远离沙、瓜二州,但这里有大小哈尔腾河地下潜流补给,水源充沛,只要能够兴修道路,使交通顺畅,那就一定会有商旅前来,而且凭柴宗训的手段,等到这里逐渐发展起来之后,他有信心让这里取代沙、瓜二州的地位,成为新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集散地中心。

只要商业能够够发展起来,就能给柴宗训提供源源不断的金钱,有了金钱,就能发展军事、招募人手,等到人手充足,再趁势夺取沙、瓜二州的统治权,最后西征喀喇汗王朝,东讨甘州回鹘,统一整个西北,再从函谷关冲杀而下,一举夺回汴京,复仇赵匡胤,人生是何等快活,心情是何等舒畅?

柴宗训几乎已经等不及要宣布,自己要的就是这块地方了!

但曹元忠还在犹豫。

他犹豫的不是给不给柴宗训这块地方,反正这块地方对归义军来说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他不能让柴宗训如此莽撞到就到跑这里去建城,因为他知道,回鹘人和契丹人并不是吃素的。

当年石候也是归义军中的一员大将,满门骁勇善战,在和异族人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正因如此,曹元忠才把苏干湖北这块地方封给了他。

而且石家兵强马壮,带到封地上戍卫的军队,起码超过3000人,还有近万的百姓和青壮劳力。

可是这足足13000多人,就在一场夜袭中部灰飞烟灭了,等到驻守瓜州城的守将带兵支援时,发现整个镇子血流成河,百姓四散奔跑,而石候本人的尸体,则被挂在镇外来时必经之路的一截树干上,仿佛是在嘲笑归义军的将士不自量力,居然敢和异族铁骑作对!

因为这件事,苏干湖北此后几乎成了归义军的禁区,曹元忠也认为这里太危险,于是放弃了在这里建立军镇,作为前沿阵地抵抗异族侵略的打算。

连他自己都不敢到这块地方去建城,又怎么可能轻易把这块地方交给柴宗训呢?

倒不是说他心里有什么坏心眼儿,曹元忠也从来没想过要谋害柴宗训,他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