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帝大名杨广,也叫杨英,小名阿摐,隋文帝杨坚次子。杨广外表英俊,自幼聪明好学,才思敏捷,诗文造诣顿颇为世人称道。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听听这首吟咏大自然美景的《春江花月夜》,意境多么高远,怎么说也称得上一首难得的写景佳作吧!杨广具备了这份过人才华,能不深得父母宠爱?
当然,事实也是如此,开皇元年,即杨坚称帝那一年,杨广才十三岁,即被封为晋王,柱国将军、并州总管,开皇六年调任淮南道行台尚书令,同年被任命为雍州牧、内史令,开皇八年出任伐陈行军大元帅,十足一少年得志。仁寿四年(公元六o四年)七月弑父篡位(有关炀帝弑父篡位一事的真实性,历代史学家一直存在许多争议,本书虽然沿用这一说法,但并不代表作者对那事儿的绝对认同——特注)后,越发志得意满,胡作非为。
在多数史学家心目中,炀帝集弑父诛兄,对臣下、百姓残暴不仁,荒淫好色,狡诈少德等众多“优点”于一身,中国历史上唯有夏桀王、商纣王可与 “媲美”。认真一想,那种说法未免有点儿过头,至少,炀帝做过两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事,其一是首开先例,大胆实行科举制,力图以此推行朝廷用人机制的公平,使某些出身贫贱但确具真才实学者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将这一极具开创意义的举措称为人类社会用人机制的伟大创新革命,绝对当之无愧(科举制对以后千余年来封建王朝的用人制度,影响极其深远,一直沿袭到清朝光绪年间才被取消。即使是这样,它的影响力还是没有因此完结,非但对现代中国,也包括对当代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与人才选拔,仍然有着其不朽的性命力)。其二是大运河的修建,对子孙万代沿河一带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民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无人可以否认。可以说,有了这条河,炀帝的大名便永远与历史同在。
&nnsp;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