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院长说的没错!”
“想要开发出超一流的eda软件,必须把那几个软件公司的工程师部拉过来!”
“甚至还有云为,大米,vovi,popo这些电子企业的eda人才也要拉过来,组成一个大型的团队,大家一起发力。”
“最好再从外边也挖点人,毕竟国内eda受到封锁,导致我们现有技术落后许多,不知己知彼,很难赶超对方!”
随着王境泽的要求提出。
身为计算机所骨干力量的宁安与林夜也连忙附和着自己老大的话。
总结就是一句话。
研究所人手不够,必须从外拉人。
想要研发出超一流的eda软件,必须把国所有eda工程师联合在一块。
甚至……
还要找外援。
嗯!
倒不是说他们实力不行,倒不是说外援比本土的eda工程师厉害。
而是eda软件开发的难度真的太大,绝不是一个两个,三个五个工程师能搞定的,这人手需求量,那是多多益善。
国外的eda技术为何这么发达?
一方面是人家研发的早,早了东云几十年,抢占先机,垄断市场,岂能不发达?
另一方面是人家的eda人才多,且拥有一套完整的eda人才培养流程。
大家可千万不要以为,学个计算机,知道怎么编程,就能成为eda工程师。
错了,简直大错特错。
东云学计算机的人很多,从事软件编程的程序员也很多,甚至工程师也有不少。
但他们都不是eda工程师。
甚至100个普通的程序工程师里,或许只有一两个是eda工程师。
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eda工程师与普通计算机工程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普通工程师只要精通计算机就成,当一个程序员干上三五八年,有了充足的工作经验,技术娴熟了,自然而然能称为工程师。
但想要称为eda工程师,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因为eda工程师是一个跨领域的行业,不仅要求精通计算机,更要精通半导体和微电子,并将两者合而为一才有可能。
前面也说了。
国内eda软件不行。
跟国内的eda人才缺乏也有关系。
据目前的统计。
偌大一个东云,从事eda软件研发的人员,总共不到1500人。
大家没看错,就是不到1500人。
其中作为国内最大eda研发公司的九天能有个500人的样子,第二至第十名的eda研发公司能占据大概300来人。
剩下的700人,才轮到云为,大米,vovi,popo这些手机厂商,还有光紫,威豪,云兴,云芯国际等芯片公司和云科院瓜分。
啧啧!
1500人很多么?
乍一听还挺多的,不算少了。
但要知道国外,比如大羊的大型eda企业公司可是拥有上万的eda工程师。
这样一对比,差距就非常明显了。
本来技术就不如人。
从事人员才人家的十分之一。
更别说这1500人还非常零散的任职于各大公司企业,根本聚合不到一块。
即便云科院属于东云最高的科研机构,云科院计算机研究所也堪称高手如云,但也仅拥有包括宁安与宁夜在内的几十人罢了。
用几十人的力量,去追赶人家上万人的研发成果,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也许有些大大会说……
既然追赶不了,那就不追赶了呗,可以直接把人家的拿过来使用啊!
这个想法是很好的。
确实!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内都是这样做的,技术不如人,就只能花巨资购买人家的eda软件进行自己的芯片研发。
包括云为,大米,vovi,popo这些国内手机巨头,也都是如此做的。
比如云为,过去购买大羊的eda软件,每年都要花费400多万羊元,十年下来就是4000万,都接近3亿东云币了。
其它电子企业也是差不多。
但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了。
过去的确可以购买。
但现在东云和大羊的关系比较紧张,自然而然被卡了脖子呗!
即便咱们有钱。
但人家不卖能有什么办法?
大米,vovi和popo等企业倒是还能继续使用,但云为早在19年就被禁止了。
若非在被禁止之前,云为花巨资提前买了个永久使用权,此刻怕早就要凉了。
可大家也别以为买了个永久使用权,就可以高枕无忧的设计自己的芯片。
呵呵!
高枕无忧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勉强能使用,苟延残喘罢了。
毕竟人家已经断供,即便云为买了个永久使用权,人家也不会再提供技术支持。
如果不出问题也就罢了,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得云为自己去摸索修补。
且后续人家出了新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