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陈天华这二个月下来,自己感觉也长高壮实了不少,那天他自己拿着母亲裁量衣服的木尺,给测了一下身高。

结果是五尺三寸差不多。

清朝的米尺跟后世的几乎一致,一米同等于三尺。

按此计算,他现在身高也有一米七五这样的高度了。

仔细想想,一方面得益于他每天劳动锻炼,下河摸河蚌很费力气的,很锻炼肌肉和筋骨。

另一方面,现在每天都能吃饱饭,而且顿顿有河蚌肉和螺蛳肉,还有几顿红烧肉,实际营养都很丰富。

“哎哟根子啊,我家土根连媳妇还没定呢,哪里就能说到讨老婆了呢,这事以我看那,还得靠你们当大哥哥的多关心关心嘞。”

薛婉珍放下针线笑呵呵从里屋走了出来,对大家说道。

自从丈夫陈少安去世,到前天刚做完七七四十九天,今天是薛婉珍最平静的一天,如释重负。

“我们给土根做媒?那真叫瞎七瞎八了,我们三个都是白木头,大字不识几个,而土根是城里洋学堂里出来的,一般村里的姑娘,他是瞧不上的。”

“就是说,我家倒是有个妹妹,比土根小一岁,可…可土根瞧不上的。”吊眼还很认真地说起了媒。

“……”

“哎呀,瞧我娘说的,都扯远了,我还想问问几位大哥年龄呢。”

陈天华见这事越说越玄,越吹越远,赶紧打住刹车,便反问起吴老三他们几个人的年龄来了。

“要认年龄,我今年三十岁了,吴三哥好像大我三岁,今年三十三,吊眼最小,也就廿五岁吧1

林根抢先回答,他说的当然是虚岁。

“呵呵,我们虚长土根十几岁,还不如小老弟能来事,据外面传闻,这差不多二个月里,你弄水产攒得不少钱啰。”

吴老三先自嘲一番,然后对陈天华摇手解释道:

“哦…土根兄弟你别误会,我们不是眼红妒嫉,意思是说,小老弟有什么好的路子,能否带上我们哥仨,我们几个有的是力气,就是没文化,缺少脑筋。”

这个打开的话匣子,也是他们三个在来的路上商量好的。

“是呀,这几年种田是越来越没出息,东家租金是居高不下,加上种子、租耕牛等等,勉强算能养家糊口,但这日子苦埃”林根也跟着唸起了苦经,他就是没检讨赌博。

“现在想讨个老婆成个家,根本拿不出钱来,光彩礼钱都凑不齐,就别说是分家建房啰。”

吊眼阿华没成家,因为兄弟姐妹多家里穷,连房媳妇都没订下来,当然是牢骚满腹。

“就是,那土根你说说看,这样咋个办?”

这几个土老冒都把陈天华当成小诸葛了,因为他这二个月的表现,着实让西埠头村的村民们耳目一新。

但有些话林根和吴老三也不太好意思说,让土根单独传授些野钓技术给他们。

下湖摸河蚌倒是简单,但他们的肺活量又没法跟陈天华比,成效不大。

陈天华明显感受到大家是有求于他,当然,这个他是不会拒绝。

因为将来他要在今生今世成就一番事业的话,光靠自己单枪匹马是万万不行。

古今中外、古往今来,就算是网络经济的后世,要成大事首先需要有一个组织。

拥有一个组织架构在运行,一帮子可信的人在动手。

吴老三,林根他们,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他们却是很合格的执行者,关键是知根知底的可靠。

“几位兄长的话,土根是听明白了,既然大家抬举我,我就说上几句,看看是否有道理。”

“好…”

“说吧…土根。”

“农民光靠种田想拥有富裕的钱,眼下这光景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凡有手艺的人,比如那些木匠,泥瓦匠等工匠,农忙之后的空闲时间倒是可以外出挣钱。”

“但像你们这样没什么手艺,天天赋闲在家里又无所事事,有的还染上赌博恶习,最终输得倾家荡产,甚至于家破人亡。”

说到这里,陈天华白了林根一眼,后者羞愧地低下头去。

“好在江浙一带这几年算安静,几乎没打仗,而这里土地肥沃,粮食、棉花都还不错,是鱼米之乡,咱们应该因地制宜,搞水产渔业,搞围湖养鱼,咱们的眼睛要盯着绍兴、杭州、上海这样的城市。”

陈天华噼里啪啦讲了大通道理,尽管讲得够通俗,但这三个大汉还是听得似懂非懂,云山雾罩。

“哎呀土根,你就直说咋个做吧,别弯弯绕绕的咱们又听不懂,直接就具体的讲。”吴老三最着急,他皱着眉先开口道。

“就是啊土根,别讲那些大道理、新词,咱们三个是白木头、阿莫灵,像听天书似的,你就直接讲:一二三乍个做就行了。”林根也跟着数落。

“哎…我好象听到养鱼,咋个养鱼法?”吊眼算是心细些,他还是听清楚养鱼那二个字。

三个人中有二个人没听进去一个字,还倒过来数落人,一个人总算是记得二个字。

玛的,这完全是在对牛弹琴嘛。

陈天华心里十分不爽,刚点燃的激情一下子给浇灭了。

“哎呀尿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