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忙忙碌碌的过了几个月,这才有闲想到蔡邕.

目前是蔡邕带着20几个本来就识字的年轻人,在进行大学级别的教育。

公孙康想的是对幼儿进行普及教育,不能对蔡邕老放养着。

他去找蔡邕。是请蔡邕把他的学生派出来,让这些学生在跟着他读书之余,也给一些幼童启蒙。

每人带20个幼童,总数就可以是400个。

师资不够,钱粮不足,学生就不能够扩大。目前只能开放给郡中高级、中级官吏,军队高层、中层军官子弟。

至于普通百姓的孤儿、军队的士兵子女与战争中俘虏的胡人五岁以上、十岁以下子女,则是建立军校,军事化管理,以培养军队战士的标准培养。只是让他们简单的识些字,能看懂军令就可以。

老师主要是那些因伤退役的老兵。这样师资绝对不缺乏。辽东三郡办了几十所,主要还是收养孤儿和对异族奴隶子女洗脑,同时也让老兵们有一个糊口的地方。

这些军校,真正实现了民族的融合。里面都是讲汉话、学汉字。生源里面汉人和胡人夹杂,但从小就告诉胡人子女,从现在开始,你们也是汉人。

军队的士兵子女也要进入这些军校学习。区别是汉人子女可以回家。胡人子女都住校,不许和父母见面,时间一长,父母是谁都忘记了。

专业倒是设了几门:医疗兵、后勤兵、匠作兵、战兵。战兵又分步兵和骑兵。

胡人奴隶十岁以上的子女,由胡人自己抚养,13岁以后就开始做工,身份也是一个奴隶。

而胡人在三年劳役期满后,已经归化的奴隶,可以成为汉人自由民。他们再结婚成家后,生的子女,就算是汉人子女了,当然由他们自己抚养。

公孙康去找蔡邕,当然也顺带去看看蔡文姬。

和甄姜的结合,多少带着功利色彩。所以公孙康想对着蔡文姬,寻找恋爱的感觉。

他想了几条攻略:

怎么才能和蔡妹妹亲密接触喃?

一是,拜蔡老头为师。

二是,向蔡妹妹请教音乐。

三是,请蔡妹妹帮忙,比如查询乐浪郡的矿产资料。

四是,给小萝莉蔡氏讲故事。

五是,请蔡邕给起个表字。

六是,送礼。给蔡老头送书,哪怕是抢来的异族的书、给蔡文姬送曲谱。

在之前一年的掠夺高句丽战斗中。获得了不少竹简。公孙康是知道这个时代知识的重要性的,所以都拉了回来。这些应该是异族从汉人手里抢的书,山寨部曲们又抢了回来,堆在山寨里面的一年下来也有几车竹简。一直没有人整理。现在正好可以拉来送给蔡邕和蔡妹妹,让他们整理。

蔡老头很高兴,不管这些竹简对研究高句丽文化、历史有没有价值,这份孝心还是令人赞赏的。自从做了公孙康婚礼的赞者,蔡老头就把公孙康看做后辈了。

公孙康说:“我是一个粗人,没有什么学问,想拜您为师,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蔡老头笑道:“能够写出洛神赋和北国风光的人,这天下还有谁敢说君是粗人?我断断不敢收你做学生的。”

这个时候,张辽已经把公孙康的那首“北国风光”传遍天下了。世人惊讶于诗中的王者气魄,那居于高天小视天下的胸怀让很多文人墨客、草莽英雄心折。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热血青年来辽东投奔公孙康了。

公孙康说:“诗词是小道,先生善于教化圣人的道理,这才是大道,也是我所欠缺的。”

蔡老头还要再端端架子。“君是国家重臣,公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跟着我学习吧?”

公孙康心想:没有时间也要挤出时间,为了蔡妹妹,我就拼了。

他说“学习圣人之道,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恐怕到死的时候,还不能学习到圣人的万分之一呀。”

比起讲大道理,有谁能比得过经过后世五讲四美三热爱熏陶的公孙康?

蔡老头无话可说,只能同意了。

找了个吉日,公孙康在很多辽东大儒的见证下,正式拜蔡邕为师。

从此就有了名分,可以自由出入蔡府。也可以和蔡妹妹随时见面了。

在拜师典礼上,蔡老头给公孙康起了一个字号。字号为:仁德。

蔡老头的意思是:你小子杀性太大,太血腥了。一点都不懂得做秀。以后要多施仁德,把自己装扮成无害而且可爱的小白兔。

公孙康琢磨了一下:曹操字孟德;刘备字玄德;自己字仁德。看来是有德者得天下呀。就欣然接受了这个字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