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含胸圆背,耸肩束身,走起路来两只双臂自然下垂,却习惯性的屈肘垂腕,两只膝盖微微弯曲,只用脚尖着地,一窜一窜,如同弹射……。”
“这人的身法轻灵敏捷,一举一动都和林子里面的猴子一样,显然是练得是猴拳,只是不知道是南派,还是北派的?”
脚下生风跟在侯三身后,几步路的功夫,白泽仔细观察,就已经在这人走路的动作中看出了其中的一点门道。
“身法如同灵猴奔行,又是身在峨眉,练得猴拳,那不出意外应该是最古老的峨眉猴拳了。”一瞬间,白泽的脑袋里面闪过许多老爷子曾经说过的话。
自明清以来,武术界中一直都有外家少林,内家武当的说法,但事实上国内的几大武术流派中,峨眉的功夫似乎流传的时间还要更长一些。
“峨眉猴拳”最早相传是起于春秋战国的时候,当时天下动荡,有司徒玄空者隐匿山林,因观山中猕猴嬉戏,从而领悟手战之真谛,遂创出这三十六路猴拳。
此外,传说中这位司徒玄空其实就是历史上的“白猿公”,并曾经传剑越女,留下千古美谈。但究竟事实如何,年深日久,自然是谁也说不清楚的。
不过,武术源于自然,这倒没人反对。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拳法中名目众多的“象形拳”,如同少林寺的鹰爪擒拿手和龙、虎、蛇、鹤、豹、五形拳等等,就都是以人身模仿动物捕食行猎的动作,逐渐演变而来。
而猴拳也是象形拳系中的一个大派,从古至今,流派众多,有重视短打连发的南派硬猴拳,擅长刁钻巧击的北猴拳,形神俱似的峨眉猴拳,虽然这些猴拳各有不同之处,但其共同的特征却是轻灵敏捷,寓武技于猴形之中。
峨眉派的猴拳出手脆快有力,而且敏捷多变,力道多撕扯,触之即伤。
“把功夫练到骨子里面的人,最难对付!!”这是白泽爷爷经常说的一句话,如今被白泽拿来用在侯三的身上,却是真正的恰如其分了。
连平常走路都用的是猴拳里的“蹲撑步”,要是功夫没上身,也不会把自己练得像只大马猴儿了。
白泽虽然从小练功,家传的铁臂戳脚都得了精髓,能随随便便就一脚踢断碗口粗的木桩,脚力惊人,但武术中力量只是基础中的基础,力道再猛打不到人也是拙力,死力。
拳谚有云,“传功不传步,传步打师傅”,由此也足以见得,武术实战中,身法步法的重要。历代以来高手相争,由于精气神高度集中,所以分出生死其实只在一瞬间,根本不可能出现太长时间的缠斗,如同现代拳击一样的回合制擂台赛,对于旧时候刀头舔血的拳师而言,基本就是个笑话。
身法不如人的后果,往往就是死路一条。
几个呼吸过后,白泽根据老爷子多年的“教诲”,终于把侯三的武功特点摸得七七八八。
对方的猴拳肯定练得精熟无比,白泽以往的实战经验又少,当然是时刻不敢掉以轻心,不过练功练到他现在这个地步的人都是胆大包天的主儿,没有打倒一切摧毁一切的坚定信念,根本也不可能走到今天。
而这种信念,侯三也有,所以当白泽身上的气势渐渐升腾起来的时候,他心中已是再不敢轻视对手分毫。
侯三就是土生土长的峨眉山人,家传的功夫算是峨眉猴形拳的一个分支,擅长养猴训猴,从祖父那一带起就靠耍猴戏养家糊口。但解放以后,到了侯三这一辈儿,正赶上野生动物立法,峨眉山的猴子成了被保护的对象,一家老小就断了收入来源,好在不久以后峨眉山被开发成旅游区,侯三就开始训练猴子抢钱。十来年下来,收入着实不菲!
其间抢的多了,虽然也时有猴子失手的例子,但都没有像这次一样。侯三一辈子练拳,一眼就看出猴子脖颈上的伤是被人用鹰爪功,拿捏筋骨,抓住来的,而且境界也是他前所未遇的高明,是真正将鹰爪擒拿手练出了阴阳劲儿的高手。
只是没有想到,这个人却只是一个连二十岁都不到的高中学生。
峨眉山地广人稀,尤其是夜晚,想要在仙峰寺周围找个不会被人打扰的地方,简直太容易了,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寺院,一路奔行,没多一会儿就来到一处远离山路台阶的林子边上。
不远处溪水潺潺,反射出点点月光,映的山间景物,影影绰绰,明暗不定,加上这时已经将近半夜十一点,莫说是人,周围就是鸟兽都看不到一只。
两个人相隔十步,分别站住。
“就是这地方了,你准备好了吗?”
“废话少说,我还赶时间回去补觉!!”
一人一句,针锋相对。
侯三说话,话如其人,显然对自己是有着足够的信心。
他的猴拳已经练到自己的骨子深处,一举一动,形神兼备,且实战经验丰富,手底下见过人血,是真正“打拳”的高手。和那些训练场上,表演赛中按照固定套路耍弄花架子的人,有本质的区别,任何时候只要一站,身体各处自然而然就会摆出最适合当前情形地势的姿势,不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能保证在第一时间做出本能的反应。
或攻或守,两相齐备。
但站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