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吵闹闹的三个月过去了,国本之争的余波算是彻底的平息了,而前几天太子生母恭妃王氏进封为皇贵妃,算是彻底为这件事划上了一个句号。
对于这件事的反应,朝臣们远不如历史上来的那么欣喜,毕竟太孙一封,国本永固,在无风险,恭妃晋为皇贵妃,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不过对于万历这一举动,朝臣们心下还是明白,皇帝这是服软了。
在整个外廷普天同庆时,唯一不开心的是郑贵妃一家,哪怕她再愚钝,在没有政治嗅觉,她此时也明白,自己儿子,那是和皇位彻底无缘了,就算那个病秧子眼中钉死了,也还有个小贱种在。
想到这,郑贵妃心中又浮现了丝丝悔恨,当时怎么没有弄死那个孽种。悔恨交加的矛盾心理,让她当天晚上又将自己的寝宫给砸了一遍。
当然,这对于依然还属于婴儿阶段的朱由校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就连过年都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他依然是吃了睡,睡了吃,然而在锻炼下身体,看看脑海中的资料。
废寝忘食的看完大明水夫后,他就开始专注的搜寻其脑海中的史料来,想要找找历史上朱由校的具体生活经历。然而可惜的是,遍寻所有资料后,一点收获都没有,只有寥寥几句的只言片语。
这是自然,每天艹度娘千百次的作者君都找不到,更何况他脑海中那少的可怜的史料。他最大的依仗《明朝那些事》也只是讲正史,这些边角料是一点都没有涉及。
不过,找不到他也不懊恼,毕竟自己这个穿越者成为了朱由校,以后的生活轨迹将截然不同。他找这些资料,也只是为了让自己更有前瞻性罢了。
作为一个还未动笔的写手,虽然他构思的书是走种田攀科技的路线,但对于这段时间的历史,依然有些涉猎,比如王安,比如客氏,比如魏忠贤。
那天王安的机智,让他记住了这个中年的太监。王安长相清正,相貌威严,望之有股正气喷薄而出。对于王安的事迹,他记得不太清楚了,只知道这个太监年轻时进过内书堂,而后就成为了他便宜老爹的伴读,一直到现在。
这些年来,也多亏了这个颇有能力的太监的扶持,朱常洛才磕磕绊绊的走到现在。因此,王安也极受太子的信任,可谓是东宫太监第一人,手下也聚敛了一伙子亲信太监。
魏朝就是其中之一,对于这个太监,朱由校只是记住了他的名字,而且这还是因为魏忠贤的原因,魏忠贤就是走他的门路,才成为了王才人的典膳,专职管理王才人母子的膳食,从而接近未来的天启皇帝。
当然,此时的九千岁还未改名,还是叫李进忠。至于他此时的职位嘛,朱由校还真不知道,《明朝那些事》上面也没写他这十几年来的经历。
作为天子亲封的皇太孙,朱由校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他带来的改变也是立竿见影的。自从他降生后,慈庆宫的用度一下宽裕了很多,皇帝依然不待见这个太子,却不得不照顾好自己的孙子,毕竟这个颇让万历喜爱的婴儿死活不愿意离开慈庆宫半步。
借着自己儿子的光,朱常洛也跟着过上了舒心的日子。每日早起请安的时候,皇帝的脸色依然不好,但却没有了往常的厌恶,也不在日日责罚于他,时常还会与他交谈两句。
“只可惜,自己的表现让父皇失望了。”响起和万历对答时自己呐呐不能言的表现,朱常洛在心中叹了口气,将将二十四岁的他,心智并不算多么的成熟,对于明王朝的各项事务,也谈不上了解,自然无法让做了几十年皇帝的万历满意。
但好在,朱常洛同志是个容易满足的人,此时过上了难得的舒心日子,那还敢有其他更多的要求。至于人之大欲的至尊宝位,他也只敢午夜梦回的时候想想,平常是不敢表露出来的。
中国自古有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的传统,作为皇太孙的生母,王氏,自然也跟着风光起来。王氏,是当初妖书案后,万历送到东宫安抚群臣,改善太子待遇的七名美人之一,无名无分,只挂了个选侍的名头。
如今,王氏诞下了皇太孙,自然博得头筹,地位直线上升。但令人奇怪的是,她并未成为妃子,只是得了个低级的才人头衔。当然,这在东宫,也是除了太子正妃郭氏外的第二人了,地位远远高于其他六名选侍。
当然,王氏并不见宠于太子,反而另一名史称西李的选侍因其美艳的相貌,极得太子的宠爱,地位超然。而今,王氏得子后,两者的在东宫的地位,都大差不差了。毕竟皇太孙还小,而西李的枕边风又尤其厉害。
婴儿的时光是无忧无虑的,尤其是一个地位高贵的婴儿,而客印月也是一个称职的奶妈,将朱由校小小的身子给照顾的无微不至,没有一点疏漏。再加上人也漂亮妖艳,难怪历史上的小木匠会恋上自己的奶妈。
只是令朱由校这个穿越者有些脸红的是,每次的身体清洁,都是由奶妈客印月为他完成的。想到自己的小雀雀和小花花这么别别人随意抚弄,他就一阵羞红。不过却没有一点办法,毕竟还小。
慈庆宫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群,里面院落房间众多,身为地位尊贵的皇太孙,在这里自然也有了自己的一个独立殿室,在他刚刚满月的时候就和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