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呀……”朱顺明感叹道。
不仅仅成衣,其余商品的销售都遇到了瓶颈。
丰收农具厂的锄头、镰刀,潮阳五金厂的菜刀、钩针、缝衣针、铁钉,创安书社印制的《三字经》、《百家姓》等书籍,万里鞋厂的草鞋、布鞋、皮鞋……大都碰到了销售瓶颈。
这些工厂,都是朱顺明招商引资的成果。
对于前来玖安镇开店办厂的商人,朱顺明都大力欢迎。他还会投入真金白银、地皮、先进的管理经验、超前的眼光和技术金手指入股。
有了他的点拨,入驻玖安镇的工厂产能跨越式增长,商家挣得盆满钵满。
没想到,仅仅三个月,就遇到了销售瓶颈。
玖安镇的地盘太小,辐射的范围也不大,招商的商家实力也十分弱小,不能将商品销售到城步县城以外的地方。就连宝庆府、武冈州都不能进入,更别提长沙府、武昌府、江南了。
只有建筑业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孙大头投入大本钱,在玖安镇西北建了一栋四层高的大楼,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精雕玉琢、极尽奢华。
又高价从长沙府请了几个过气花魁,按照大明ISO进行培训,极力做到“如帝王般享受”。
“莞笑楼”一开张,立刻宾客爆满。极大的需求和超强的消费能力,让“莞笑楼”日日车马不断,夜夜纸醉金迷,成为玖安镇一大风景。
不到半个月,莞笑楼的名头就传到宝庆府。有好事者慕名前来,事后大呼“原来还有这种享受,不虚此行,不虚此生……”
口碑相传,让莞笑楼的名气逐渐外扩。大量富商公子哥的到来,更是促进了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建筑业的发展更是野蛮粗暴。
朱顺明靠投资拉动经济。他大量挖沟、修路、建设房屋、军营、堤坝、水库,需要各种天文数字的建材。
青砖、木材、石材、红瓦、石灰、三合土……只要商人运来建材,就没有卖不掉、卖不上价钱的。
从城步县城到玖安镇,路上尽是络绎不绝的车马和行人。急切自信的神情,标示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标志着一个新的经济体正在兴起。
朱顺明对商人的宽容甚至纵容、对普通民众的高薪高福利、对经济的宽松和巨大投入,一度同大明现行的思维、生活方式发生了剧烈的碰撞。
从来没有过如此宽松自由的经济环境。
朱顺明参与制定的《玖安镇临时条例商业规定》中,对商业的管制条例很少,只有区区几条。
比如必须报备、申请营业执照、遵守行业标准和行为等。压根没提准入制度、囤积居奇、代买倒卖之类的罪名。
最重要的一点,必须遵章纳税。入驻玖安镇的商家,朱顺明都要收取一成到五成不等的税收。就连翠玉制衣厂都不能幸免。
为了收税,朱顺明成立了税务局和以伤残退伍军人为骨干的税警大队。任何偷税漏税行为都要严惩。
这与大明其他地方对商人在政治、社会地位上的歧视、对税收的宽松甚至放任截然相反。
商人们一方面十分享受玖安镇宽松的商业居住氛围,一方面对玖安镇严酷的税收政策超级抵触。
在玖安镇,出行坐轿、穿戴绫罗绸缎不会违制,吃喝山珍海味、坐卧高楼大厦不会被道德谴责。
但是只要有偷税漏税,必定会罚得你肉痛心痛,痛哭忏悔。
为此,很多原本心动的商人被玖安镇严酷的税收政策吓到,一度观望而不敢进入。
很快,这些观望的商人就开始后悔。
玖安镇税收是严酷。但除了税收,再没有其他吃拿卡要。关键是玖安镇的生意实在太好。
近万人聚集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地方,口袋里又有银子,消费欲望十分强烈。
早期进入玖安镇的商家,不管是杂货铺还是粮油店、不管是饭馆还是茶楼、就算卖针线水粉的货郎,生意都超级火爆,每个人都挣得盆满钵满。那点税收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