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浏览P站的过程中,江寒察觉到一个奇怪的现象。

关于“机器学习”的各个方面,各种聚类算法、随机场、线性判别、KNN……在这里几乎全能找到,唯独找不到任何有关“神经网络”的内容!

“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强化学习”、“D—QLearning”、“对抗生成网络”……这些后来大红大紫的关键词,在P站竟然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这有点不寻常。

要知道,“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早在60年代就出现了;到了80年代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00年之后更是日新月异,其繁荣昌盛的程度,用“家喻户晓”来形容也毫不夸张。

可现在已经2012年了,整个P站上万名up主,竟然没有半个人去做这方面的科普,这就很不合理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江寒敏锐地嗅到了某种可能性。

要想获得学术点,唯一办法是写出论文,发在SCI期刊上,首先要找准研究方向。

什么样的课题最适合他呢?

最好是那种容易出成果,还不需要太多人力、物力的课题,然后在其中持续深入探索,才有可能写出够水平的论文。

然而,这种研究领域假使真的存在,又怎么可能竞争不激烈?

江寒单打独斗,还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怎么和那些手下科研狗成群,还拿着国家、国际科研资金的boss们竞争?

还有那种天赋流的选手,年纪轻轻就手握好几个学位,解决过世界难题,例如某个姓陶的教授……

而江寒只是普通人,顶多稍微聪明点,残疾系统暂时又指望不上,凭什么在强者如云的科研界脱颖而出?

写不出合格的论文,就得不到学术点;得不到学术点,就无法强化自己;不强化自己,就打不过那些boss和天赋流强者;打不过别人,就无法在科研界立足;不能在科研领域里深耕,就写不出好论文……

这是一个死结,江寒唯有利用重生者的优势,抢先研究出某些日后才出现的技术,才有可能打破这个死结。

而现在,这种可能性已经现出了一丝端倪!

江寒切回桌面,打开百度app,好好搜索了一番,然而仍找不到相关的信息。这样一来,他所猜想的那种可能性,就更大了。

接下来,他半是激动、半是忐忑,换着关键字查询,连arXiv和知网等学术网站都翻了个底朝上,最后还翻墙去了趟国外……

一番查询、分析,再查询、再分析……折腾了许久,江寒终于确认:在这个世界上,“神经网络”技术根本就没有出现过!

这个世界在“机器学习”方面,有些方向和前世差不多,有些方向进展比较缓慢,也有个别方向,甚至比前世发展得更好,唯有“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从未出现。

至于原因,说来有些不可思议。

一个本来早就应该出现的概念,不知为什么没有被某个人提出,结果导致以其为滥殇的一系列技术,全都与世界失之交臂。

而那个概念,正是“人工神经网络”的老祖宗:“感知机”!

这里面有偶然的成分,但也不全是。

科学史上很多概念,例如微积分,即使牛顿没发明出来,还有莱布尼茨,还有其他数学家;再比如“狭义相对论”,即使爱因斯坦没发现,迟早也会有别的大能提出来,区别只在于早晚。

可“神经网络”有点特殊,首先,在其发展初期,在“机器学习”领域里并非无可取代;第二,不发展到一定高度,其潜力乍看起来,没有什么可期待。

如果“机器学习”在其他方向上都走得不顺利,那么迟早有人考虑到人工模拟神经网络,以实现“机器学习”和打造“人工智能”的可行性。

但妙就妙在这里,在这个世界,“机器学习”的许多技术路线,发展得都非常正常,成果丰硕,应用广泛,结果就导致,学界缺少开发“神经网络”技术的内在推动力。

也许再过十几、二十年,当其他技术路线发展到一定高度,纷纷遇到天花板时,迟早也会有人试试“人工神经网络”。

但现在江寒来了。

其实重生这两天,江寒已经隐约察觉,这个世界和记忆中的那个世界,并不完全一致。

看起来很像,但在细节处,偶而有些似是而非。

很多方面,比如歌曲、电影、小说,以及各种app、游戏……印象中比较出名的那些,有些能找到,有些则找不到。

有相当一部分,虽然已经出现了,名气、地位却有点不合理。本该大火的,藏在网络的某个角落里无人关注,高居各大榜单前列的,不少听都没听说过。

这当然可以用时间差来解释,但也未必尽然。

江寒早就隐隐猜测,这里可能是所谓的平行世界,但直到这时,他才完全确认。

既然是平行世界,那么这个自己和从前的自己,还能算同一个人吗?

这个“我”与那个“我”,拥有大体相同的社会关系和人生经历,但在细节上却有许多出入,对世界的感受也就不可能完全一样,说成两个个体也不过分。

那么自己的重生,有没有那么一点儿“鸠占鹊巢”之嫌?

这个“我”的身体,已经被重生而来的“我”占据,那么,这个时空里原来的“我”又在哪里?是与重生而来的“我”合二为一,还是就此烟消云散?不管哪种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