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01

他叫张赫青,她叫郑婉梅,他大她三岁。

两人出生在同一个村子,自记事起,两家人就有特别多的走动。

张家种的桃子成熟了,便会送上一筐到郑家、郑家养的鸭子下蛋了,便会攒上二三十个送到张家;张家清明做米粿,郑家肯定第一个尝到鲜、郑家端午包粽子,也第一时间送到张家……

家常话不多,总是以美食传情。

张赫青和郑婉梅也秉承了这样的传统。

七月的桂花,便开始飘香,将空气染得蜜甜蜜甜的。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到中秋时分。

孩子们最喜欢的自然是有月饼吃。那时的月饼都是小作坊做的,用桂花、绿豆或松仁做馅,外面的面粉,闪着金黄的油,层层起酥,光看着就直咽口水。

村里唯一的一家食杂店,在中秋的前一个星期,店老板就会把月饼买回来。一个个散装的,被搁放在一个大纸箱里。

孩子们放学时从店门口经过,空气里阵阵月饼味迎风飘来,香甜甜香,很浓很浓。只要探头往里看去,总看得到瘦高的店老板,在用牛皮纸包装月饼,五个一包,十个一包。

于是,每个人都盼着啥时候能吃上月饼。

张赫青的祖父最疼他,没到中秋,就会先带着他买上两块,解解馋。而他总会留一块带给郑婉梅,然后神采飞扬地强调一遍:店里挤满人,我和祖父好不容易才买到的。

语气里的得意,就像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

月光下,张赫青用小手托着月饼,小心地揭开牛皮纸,然后递给郑婉梅。

郑婉梅一边笑着一边把月饼掰成两半,拿起一块,送到张赫青的嘴里。张赫青把头一扭,身子一躲,摆摆手,“留给你吃的。”

两人就这样边玩边吃,最后把纸上的碎渣都舔干净,才算是完成吃月饼这件大事。

02

两小无猜,再加上同龄的小伙伴也是一帮子人,童年的欢笑无处不在。

一起上山摘野果,趟溪流,拾稻穗,过家家,捉迷藏……

说到捉迷藏,一帮子人满村子里乱躲,特别喜欢藏在别人家。

张赫青的秘密藏处是郑婉梅家的猪圈,那圈子用碎石头垒砌的,几条木块钉一起,就用这样一张木板当门挡着。

张赫青只需一个跃身就溜了进去。猪仔们一开始又拱又叫,惊慌失措地往墙角回避,后来,次数一多,这些猪仔也见多不怪,都懒得理他,自顾自的,躺的躺,吃的吃。

有小伙伴知道他躲里面,但是唤他名字,就是没回应。胆大的不多,大都往圈子里瞧一瞧。张赫青哪会束手就擒,早早躲在猪堆后面,有肥大的身子挡着,一时半会谁看得到,再说也没敢往里面找。

何况,这时,郑婉梅总会及时出现,故意大喊:“xx在那里,赶紧找啊1小小年纪便会里应外合,声东击西。

此计,屡试不爽,也成了他们共同的秘密。

郑婉梅也喜欢玩这个游戏,她最喜欢躲在张赫青家父母房间的大床底下,也只有她和张家的关系,才有办法躲进去。

明明没人敢进去,绝佳的藏身之处,但是她每次都耐不住性子,没等人来找,便自己走出来,然后,还不高兴地抱怨:“你们怎么这么慢?我都等好半天了。”

小伙伴们看她年纪小点,个子又小,说话声音更是细得如鸟叫,玩游戏也不动脑,都不爱跟她计较,内定她为友情客串,随她来,但不受游戏规则限制。

自己出现,不算输,就当做是有个帮手,一起帮忙找下一个。

其实,郑婉梅这个时候,最想找的就是张赫青,她知道他藏哪,但是,她也不想他输,便会恰到好处地用点仅有的小聪明。

03

那个时候,他们就发现,彼此还挺有默契,是很好的搭档。

无忧无虑的童年,在四季的变迁中,一点点逝去,春花、夏荷、秋果、冬雪,也伴着他们一点点地长大。

转眼间,他们陆续进了学堂,学起拼音、练起算数。

几岁到十几岁,虽还是一脸婴儿肥,却也开始长个子,特别是张赫青爱蹦爱跳,更是竹竿般地蹭蹭长。

又是一年仲秋时节,丛桂怒放,阵阵清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夜静月圆,张家和郑家两家人一同赏月吃饼品茶。

郑婉梅和张赫青像往常一样追逐打闹。

张赫青越大越皮,常常把郑婉梅惹哭,一下把她逗乐。这会,张赫青正抓着一把桂花瓣往郑婉梅头上扔,说是这样可以让她成为“香妃”引来蝴蝶。

郑婉梅是又好气又好笑,刚洗好的头,粘满了外来物,又觉得张赫青的解释有点可爱,他竟然也迷《还珠格格》。

大人们一旁看着听着也是乐得不行。“俩娃这么大,还是爱闹。”张赫青的母亲顿了顿,突发奇想似的问了郑婉梅的母亲:“妹子,要不,让你们家的阿梅做我家的媳妇吧。你们看他们多合拍。”

郑婉梅的母亲像是听笑话似的,想也没想,也笑着答道:“好啊,好埃”

小小年纪的郑婉梅,无心却有意地听到了这段对话,信以为真。长大以后,我是张家的媳妇,我是要嫁给张赫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