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支出征的统一论调然是刘永锡要去临清讨债顺便抢个美人儿回来,因此刘府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这位美人儿的小故事,有些故事甚至可以用恶毒来形容,都是那有心人为了特意攻击刘永锡而专门泡制出来的。
只有极少数从浙江、南京与开封来的老人才知道刘永锡这次的目的地不是临清而是南京,但不管目的地是临清还是南京,启程之后这只两百余人的庞大队伍都是齐齐松了一口气。
现在李自成的数十万军贼军早已经过了真定,据说贼骑前锋随时可能杀到城下,一场兵灾即时可能降临在京城,大家不由想起了崇祯二年的那场杀戮浩劫,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京城自然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而且跟普通的商队不同,刘永锡统率这支两百余人的队伍至少看起来可以称得上“精锐”,虽然有很多奴婢、家丁之类的闲等人等遇到强敌的时候只能添乱,但是可战之兵足有百余人,还有不少亡命之徒与马队压阵。
虽然这些年京城附近一直不太平,盗匪出没无常,甚至发生许多官银被劫被盗的案子,但是有这么一支看起来“精锐”的可战之兵护送,只要不撞上李自成的百万流贼应当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大家担心的反而是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么一支浩浩荡荡的庞大队伍,能不能平平安安从北京城走出去。
出门前刘永锡说自己已经摆平了一切,但一路设卡堵截的文武官员都不是瞎子,更不要说到时候还有巡城的锦衣卫、东厂和刑部官员。
虽然刘永锡声明自己这次是到临清州讨债顺便抢个美人回来,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不战而逃的借口,只要刘永锡能走出北京城短时间内就肯定不会回来。
只要这些把守关卡的文官、武将、书办、锦衣卫千户、坐营宦官稍稍有一点责任心,那么刘永锡的这支队伍就会立即被挡下来,甚至可能会引发一场惊天动地的灾害。
虽然实在万不得已的时候确实可以请出太康侯与张皇后,说不定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解决一切问题。
但这是最后的两张王牌,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可能打出去的,而且打出去之后还会引发无法预料的后果,因此刘永锡之所以带着马队在最后压阵是真准备让马队冲一冲,至少也要跟人正面硬干一架。
但是事情却比刘永锡的想象还要顺利一些。
虽然刘永锡这几天打着太康侯与张皇后的旗号到处横冲直撞惹事是非,不知道逼得多少大人物低头认错送礼赔罪顺便摆平了一切出城手续,但是现在这么浩浩荡荡地大举出城实在太敏感了,
可是沿路关卡只是象征性地查验了一下就给予放行,负责把守关卡的小军官们甚至还特意等在那里跟刘永锡打声招呼:“小伯爷,下次去临清州抢女人能不能照顾咱们?我们这帮兄弟也想着跟您发财啊,只要银子给足了,您说抢哪个娘们就抢哪个,您到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咱们!”
一个个关卡就这么被轻松突破,刘永锡原本以为会遇到不少意料之外的麻烦,但是刘府现在在京城可以说是风头正劲,根本没有摆不平的事情,连几位协理京营事务的侯爷、进士、太监都向刘府低头,所以现在谁也不敢招惹刘永锡,整支车队是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
最大的麻烦也不过是一个小文官站出来要求查验他们这支车队的随车行李,但是史朝立出面交涉才说了两句狠话,这个小文官就招架不住,直接予以放行,可是史朝立还是毫不客气地继续训斥:“咱家记着你,回头就让东厂收拾你!”
一听到东厂的威名,这个小文官赶紧追上跟刘永锡认错赔罪,虽然刘永锡大人有大量不跟他计较,这个小文官还是丝毫不敢大意:“小伯爷既然要出城,下面的事就由下官负责交涉,保证不出差点差池!”
有他负责出面跟沿路关卡交涉,一路自然是毫无阻碍,现在张国纪是对刘永锡赞不绝口:“我原本以为是要竭尽力杀出重围,没想到事情会办得这么顺利,难怪伯温先生会特意托梦给小诚意伯!”
如果说昨天对于刘伯温托梦与日月双悬的说法抱着九分怀疑的态度,现在张嫣就对托梦之说就是半信半疑,觉得有刘永锡护送这次南渡成功机会很大:“还是父亲大人慧眼识珠,这位小诚意伯虽然不到二十岁,但是确实是本朝少有的人才,不过我还有一点很深的感想。”
张国纪很重视张皇后的想法:“嫣儿,你还有什么样的感想?”
张嫣却是幽幽一叹,抱紧了身侧贪睡的小宫女:“我大明在京师确实气数已尽!”
按照大明的典章法度,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刘永锡这支人马绝对是寸步难行甚至根本出不了刘府。
但实际却是刘永锡的这支人马如入无人之境一路长驱直入,特别是看到刘永锡亲自统率的马队压阵之后,沿路的关卡更是连查验的一点勇气都没有。
负责把守关卡的文武官员都是点头哈腰第一时间搬开拦路的拒马,就连那些巡城的锦衣卫、东厂缉事根本不敢得罪刘永锡,还没见面就已经远远就避开了。
但这也说明大明的典章法度已经完图存其名,大家已经完不把崇祯皇帝与朝廷的命令当作一回事,一路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