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想要些什么?”老人用当地方言问了一句,把但丁听愣了。他便又用不太清楚的普通话和蔼地说道:“年轻人,想买什么?”

“哦,您这儿……都是专门儿用来画画儿的东西啊。”但丁心不在焉地应着,两眼却并没有往老人那儿看。他转着眼珠打量着店里的摆设,挡在他和老头儿之间的那排双层推门大玻璃柜,还有顶着后墙竖起来的两个木制多格架子,放的都是毛笔、宣纸、墨块、颜料、砚台、轴头等书画材料。商益明没有美术天赋和功底,但在出版社时和美术编辑室的一位编辑关系不错,因而对此粗知皮毛,几眼扫下来,他感到在这间不怎么宽敞的店铺里,这些材料杂而不乱,于有限的存放空间中被放置得挤而有序,看来这位老先生的确是内行人,至少比自己内行。

“当然了。你是画什么的?想找什么材料?”老人的声音变得有些不善,打断了他的观察。他看到老人面露警觉之色,手也攥紧了。老人穿得文绉绉的,身材矮小瘦削,但那一双藏在厚厚的眼镜片后面的眼睛却格外有神。“您这儿有——丙烯吗?”但丁怕真的被老头儿当成了踩点的,连忙装出一副懂行的人的模样转移他的注意力。“有,有啊。”老人笑逐颜开,热情地说,“你是画油画的啊?我这店里不光有国画材料,西洋画的材料也都有。等一等,我拿给你看啊。”“老先生,不必了。我问一下,您这店里除了材料,存的有画儿吗?”“有啊。哦,你是买画的。说实话,我这里画不多,但都是画得不错的,水墨、油画都有,不过都收起来了,你想看的话……”

“噢,不用麻烦了。我不是画画儿的,也不是买画儿的。”但丁已有了套老人话的主意,“我其实是拍纪录片的,拍人文类纪录片。”“哦?就是中央9那样的?”“啊,不不不。说实话,我们现在做的片子还达不到能在中央9播的水平,也就卖给网站和一些小栏目。不过我们也在努力,争取达到高水平!”但丁假装掏一下衣兜,说:“哟,忘拿名片儿了。老先生,我们是一个纪录片工作室,我是工作室的选题策划人,简单说就是找有什么题材可以拍的。目前我们准备拍一部新片子,讲的就是不同的城市里同样有年头儿、有年代感的小型店铺。”见老人眼中放光,他又将屋子扫视一遍,道:“我要没看错,这条巷子里您的这家美术用品店,就算是典型的这种店铺吧?”

“呵呵,原来是这样,进来坐,进来坐。”老人挪开一个小玻璃柜作为入口,将但丁请进来,又搬把小凳子给他,又给他泡茶。尽管还保持着一定的风度和矜持,一旦追忆往昔,老先生仍然情不自禁地将积淀在心底的旧事娓娓道来。他说起自己酷爱绘画,又说年轻时确实师从过湖南的书画名家,惜乎天资不足,技艺不精,最后进入了家附近的这间国营美术用品店做售货员以继续与画的缘分,后来赶上单位转型大潮,自己又花积蓄把店铺盘下来独立经营,至今已近三十年,接着还诉说了这么多年来品尝的种种辛酸,比如当年刚开始时身边的人纷纷讥笑说凭他的头脑和方法肯定会赔老本,比如这三两年店里来的顾客不多,生意主要靠为老顾客做装裱加工维持,而现在的孩子喜爱书画的也越来越少,再比如差不多二十年前他和老婆离了婚,两个女儿相继嫁到大城市后就不再回来看他。

“唉,您坚守纯正的爱画之心的代价也太沉重了。”望着那褪了色的多格木架,联想到今晚过后老爷子可能会盼着自己的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店有朝一日登上纪录片频道,但丁不免感到愧疚,可是听他倾诉了半个多小时,总算绕出个话缝来,他必须见缝插针,“这么一说,二十年来,直到今天,都是您一个人守着这家店过日子吗?”老人长叹了一口气,道:“唉!是啊,我一个人,不知不觉就这么多年,原本估计这把老骨头入了土,这店也就没了。不过没想到——大概是有缘吧,就在一个多星期前,忽然来了个小伙子,哈哈,就像你这样走进来。然后,我都预想不到,他就留在店里陪我、帮我了。”

“小伙子?”但丁深吸了一口气,问道,“是也像我一样来拍纪录片的么?他怎么就留下来了?”老先生喝了口茶,说:“嗐,他可没你这么走运。他是我们本地人,亲人都不在了。他也喜欢画画,所以离开我们这里出去学习、闯荡,结果这么多四处碰壁,事业彻底失败了。本来有一个对他很好的女朋友,也离开了他——我不知道他说的是哪种‘离开’,也没多问。所以现在他决定返本,回到家乡来,用他自己的话说,这里是他的归宿。”“哇,您这么了解他?”“唉,这些都是他告诉我的,就是他第一次来店里那天。他跟我聊了好长时间,看得出他也很真的喜欢画,尽管似乎没有受过太正规的指导,很多专业的知识都不太了解。我们聊得还是很投机的,他让我有了一种当上老师指点学生的感觉,哈哈,活到这把年纪头一次。到最后他就问我,能不能收留他做个小工,每天帮我打理一下生意,工资不用多高,只要能让他住在这里,并且管他饭就行了。”“住在这里。所以您就留他住下了?”“是的,我看他也不像坏人,又和我志趣相投,一起作个伴也不错,就答应了。你别说,他来了以后还很勤快,帮我做了不少事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