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州府城墙上。
赵辰之带伤上阵,已经在城楼坚持了整整七日,身体早就到了极限,却不敢退下休息片刻。
之前李氏王朝几次攻城颇为惊险,差点就撞破了应州府大门。
若不是赵辰之应对得当,应州府早就易主了。
这场应州府的危机,不但让韩仑找到了自己强大的方向,连赵辰之也有了脱胎换骨的成长。
不过月余,当初吴王府中对赵辰之不屑一顾的将军们,都心甘情愿跟随在赵辰之身后,见证了他的成长。
虎父犬子之言,再也不被提及。
日前李氏王朝开始攻城,便散布消息,只诛首恶、不扰百姓,所有守将们都慌成一团,没想到赵辰之却笃定,应州府百姓不会背弃清远军,背弃曾经拯救他们于水火,这些年用心经营的吴王和赵均大将军。
事实上,也是因为有百姓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应州府才能守到今日。
多亏应州府中粮草充足,也没有因为围城之困,不得已走投降的下策。
可是东明缺的攻势太强了,他们也不知道能守到什么时候。
以东明缺强大的攻击性,可能根本就不屑于围城之计,当然,东明缺更有可能是担忧援军。
毕竟巫山军已经攻破了李氏王朝的都城,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回师应州府。
别说李氏王朝都城与应州府万里之遥,在军阵的加持下,什么样的奇迹都有可能发生。
应州府能等待的,唯一的希望,也就只剩下巫山军了。
李沐将军的支援在三日前就到了,可是却被东明缺打的落花流水,两相对比,似乎还不如当初赵辰之带领水军与李氏王朝在半湖一战,表现的更好。
也让所有应州府将军们,真正看清了赵辰之的实力。
曾经被他们寄予厚望的李沐将军,对上东明缺,就像是小儿与壮汉,根本没有一战之力,所谓的支援,更像是一个笑话,根本不能撼动李氏王朝的围攻分毫。
倒是因为之前赵辰之安排的半湖偷袭,损伤了李氏王朝不少将士,否则应州府也坚持不到今日。
若不是当初掘开水坝的计划直接失败,也许应州府不需要支援,也能打退李氏王朝的大军。
若是能度过此劫,赵辰之便又是另一个赵均大将军。
可惜,时至今日,赵辰之哪怕成长迅速,也到了穷途末路,眼见着李氏王朝不紧不慢的进攻,武将们甚至能感受到强大的锋芒,划过耳际,直指城池内部。
赵辰之身边都是倒下的将士们,他们已经坚持了太久,实在没有办法继续了。
“将军,我们已经尽力了,若是城破,但求一死!”
“若是城破,但求一死!”
就在赵辰之以为,他要以死殉城时,远处响起了一大片冲杀声。
是李沐又杀回来了吗?
“赵将军,是吴王殿下,吴王殿下带着清远军来支援我们了,应州府得救了!”
“援军到了,赵将军,援军到了啊——”
远处天边升起的旗帜,让应州府上下一扫低迷,变的重新振作。
仿佛是历史重演,曾经在半湖之上,李氏王朝大军压制的赵辰之的守军节节败退,此时李氏王朝在面对赵子璋的大军时,又是同样的狼狈。
韩仑激动的看向赵辰之,“将军,我们也出兵吧。”
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哪怕是为了半湖之战时,死在李氏王朝手中的将士们,也到了反击的时候。
“冲——”
这本是一场决定生死的战争,可是落幕的却格外快。
没有了都城,李氏王朝便是无根之萍,此时背水一战,眼见希望得尝,却被吴王的突然回援,杀了个措手不及。
随着清远军一次次出征,所有人都记住了赵均大将军的名讳,却忘记了他身后的吴王,曾经也是战场猛将。
今日决定李氏王朝与应州府几十年命运的一战,终究是在二人之间打响。
东明缺一向自负,当初输给赵均,除了赵均真的很厉害以外,也有与月轮互相配合的缘故。
他从未觉得自己真正输给了赵均。
当初在兰平城外,放弃自己图谋已久的大计,也是因为眼见事不成,舍小保大之抉择。
可是,今日吴王来势汹汹,东明缺才真正明白,自己到底输在了哪里。
东明缺没有可以依仗的出彩如赵均的兄弟,没有如赵辰之这般优秀的后继之人,更没有应州府百姓真心拥戴的民心。
他,输的不冤。
若有下次,他愿意再堂堂正正与赵均战一场,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武将。
直至今日,回首一顾,方觉还是当将军在清远军时,过的最肆意。
李氏王朝最后的将士们,还在奋力反抗,他们是李氏王朝的士兵,跟随的是东明缺将军,清远军和应州府有想要守护的信念,他们也有。
以东明缺的骄傲,哪怕是失败,也要战到最后一人。
吴王手中的长剑,随手解决了身边的敌人,四处冲杀间,正好与赵辰之打了个照面,叔侄二人都颇为激动,却分得轻重缓急,只是互相颔首见礼,算是各自安心。
当吴王的长剑,刺穿东明缺的胸膛时,这场波及长远的动荡,终究画上了句号。
李氏王朝最后的努力,宣告失败。
东明缺倒下时,艰难吐音道:“不是本王输给吴王,而是李氏王朝输给了清远军。”
之前不是没有人劝阻过东明缺,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是东明缺拒绝了。
失去了李氏王朝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