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五年,叶凉在十八班遇见了李松柏,这个很腼腆的男孩子,用他的羞涩在十八班赢得了他的好人缘。
叶凉很难对于一个男性朋友做出一个很正确的评价,从叶凉有记忆起,叶凉就没有过什么男性的朋友,松柏是第一个人。
“羞涩”、“腼腆”这类的词是叶凉第一次把它用在一个男孩子身上。对比于叶凉身边大多数的女性朋友,松柏的性格更偏向于一个女孩子该有的性格。
当了三年的同学和朋友,叶凉从来没有见过他凯凯而谈。每次和他对话,他总是几个字几个字的往外蹦,从来不会多说一个字。他脑袋很聪明,在理科这种让叶凉难受的事情上,他做的游刃有余,但他的语文和英语是一塌糊涂。
李松柏上课从来不发言,即使他知道正确答案也闭口不谈。
理科的老师很是喜欢这种默默无闻的男孩子,因为他不仅聪明还跟努力,纵使话不多言,但他那漂亮的理科成绩单总是让所有理科老师倍感欣慰。
与之相反的是偏于文科性的语文和英语,因为他严重的偏科性质,使得语文和英语老师焦急无语。于是,在十八班的每节语文和英语课,他总会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纵使每次他都是满脸通红,沉默不语,语文和英语老师却乐此不疲。
再后来,一七年高考结束后,叶凉就再也没有见过他,听说他去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同年的九月,叶凉选择了复读,在三十班,叶凉见到了又一个的李松柏,很偶然,他叫李千里。
他和李松柏很像很像,同样的腼腆,同样的偏科,同样的人缘……但他们终究是不一样的。
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
而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事情是从头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逐步进行。
松柏的父母希望他忍住困苦,不变初心。而千里的父母希望他从头开始,逐步而行。
后来的后来,就是今天,叶凉认识了一个叫做李清风的男孩子。他给叶凉的第一感觉很像李松柏和李千里,但他不是。叶凉在他身上看到了松柏和千里后来的样子。
李清风很是乖巧,叶凉觉得可能用“乖巧”来形容一个男孩子不是很合适,就像叶凉用“腼腆、羞涩”来形容李松柏和李千里一样,但穷尽了叶凉的辞海,叶凉也找不到比这更加贴切于李清风的词了。
他乖巧,但他不羞涩,这大约是他和那时候的松柏和千里最大的区别了。李清风做什么都很积极,下任何决定都很痛快,做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跳起来比谁都高……
清风,大概就是慢慢徐来吧!
叶凉想,李清风的样子大概是叶凉没看到的李松柏和李千里大学时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