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有明显的对比,村民们也只是觉得孟家出了干部,都说那是人家孟家坟茔好。
但是现在,看到了梁锦荣的变化,羡慕的同时也都有了别的想法。
听了柳梅花都能说那样的话,好像真的很有文化的样子。
一时间,梁锦荣的私教里多了许多学生。
男女老少都有,有空就来听她讲学。
这种现状,梁锦荣是没有预料的。毕竟她刚穿过来时,就已经领教了这个村子里村民思想的落伍。
不过有想法,能接受改变,总是好的前兆。
梁锦荣一边教他们读书写字,一边告诉他们国内的发展现状,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当然,一开始,村民们并不完全相信。但是后来看到她拿出来的哔哔机和大哥大,又无话可说了。
终于,母猪要下崽了,梁锦荣亲自上手,遭到了几乎全村男女老少的围观。
梁锦荣一边指导接生,一边教她如何为母猪坐好产后护理。这都是些精细活儿,好在李小娘似乎对于这个很在行,脑子灵活,学的快。
陆续接生好两头母猪,村民们看梁锦荣的眼光,更加崇拜了,人人都想有她那一手绝活。
死气沉沉的中坪村,终于有了一丝火热,一丝希望。
不忍梁锦荣在脏乱的猪圈里忙活,柳梅花也加入到了接生的行列里。
柳梅花心思活络,学得也快。前头李小娘负责接生,她就跟在后头负责做产后护理,配合默契。
忙活了大半日,临产的四头母猪终于都生完了,每一头竟然都有在10个仔以上,其中一头竟然有17头之多。
这个结果,真让人惊喜。
“天哪,一窝竟然有17个猪娃,这得是多少钱呀。”三丫粗狂的大嗓门,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出了猪圈洗了手,梁锦荣见村民都在这,就跟村长说了关于让村民养猪的想法。
村长倒是很乐意,但是也有人家害怕养不活。
最后,梁锦荣这几窝小猪崽,只给自愿养活的人家,一人分了一只。
原本孟家院儿里只有李小娘照料,这下子多了二十多只小猪崽,她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
跟梁锦荣商量了一下,让柳梅花和陈家的三丫来帮忙搭理。
三丫的娘一开始不愿意,毕竟三丫干活儿麻利,又有力气,顶得上一个大人的劳力的。
但是一听跟李小娘一样的工钱,就乐呵呵地把人送过来了。
梁锦荣想了想,就算加上二婶和三丫,也才三个女人。照顾这么多母猪和猪崽,质量难以保证。
于是,她带着小猪崽去了乡里,便宜卖给了乡里的富户张家。
“张大哥,您是个实诚人。我也不要那么多,就按照寻常猪崽的价格算。不过我想麻烦您给引荐一下,咱们乡里最好的饲料。”
张家祖上是屠夫发家的,改革开放以后,张家办起了养猪场,对于宰杀也有了更正规的流程。
张建新为人爽快,当天就促局,给梁锦荣引荐了镇上最好的饲料出处,钱家。
“钱家是开磨房的,当然也经销饲料。他们家的饲料价格公道,质量也有保证。妹子你可以安心购买。”
“那真是太好了,多亏了张大哥,要不是您,我还真不知道去哪里找。”
梁锦荣说的客气,张建新却是好奇得很。
中坪村他是听说过的,陵安一中的校长孟子义,县公安局局长孟子丞,都出生中坪村。
可是那个村子,距乡里八十里地,算得上泠泉乡最穷的村子了,可没听说过有什么人办养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