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
一名修复师伏在工作桌前,专心的忙着手里的工作。
因为爷爷的关系,喻茜兮认识这里所有的修复师,特别是眼前这个既懂古书画修复,又会修复油画的中年男人,同时也是她爷爷的徒弟之一。
在A市博物院文保中心,工作的人员包括:实验室的,文物摄影师,囊匣制作人员,以及特聘的科技保护专家和17名文物修复师。
虽然修复师的人数不多,但修复技艺却非常之精湛,其中以青铜器修复、古书画装裱、古籍善本修复等保护技术领域处于全国前列。
自新馆成立后,油画修复也成为重要的修复工作之一,A市博物院在5年前,就举办了全国文博行业第一次举办的油画保护修复培训班。
“来了。”
“嗯。”
下午3点,喻茜兮才和这里的修复师说第一句话,这是一个十分需要耐心且不能急躁的工作,必须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做好修复工作并从中获得满足感。
因此,喻茜兮不敢打扰对方,直到对方感觉到她的存在才回话。
钱叔叔还要多久才能回来,那个高冷的新人修复师给她手机时候,倒是说了句钱组长去开会了,距离下班时间还有2小时。
等到3:09分,开会的钱组长终于回来了,喻茜兮还没喊一句叔叔,钱组长就带她去了实验室。
喻茜兮知道利用现代仪器进行扫描和检测,有利于辅助修复前的方案设计,还能更好的确定需要修复的区域;现代科技与传统修复技术相结合,达到修旧如旧效果。
霉菌,虫害,开口,变黄,卷翘,这些常见的需要处理的问题,对于书画修复师来说并不算难,真正难的是去黑,固色,揭裱。
这里面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艺,喻茜兮只是略懂,她真正在行的是制作颜料,植物颜料和矿物颜料都可以。
喻茜兮站在记录文物档案的工作人员后面,她安静的想着自己看到和听到的问题:这幅画没有具体的年代落款,也不知道原作者姓甚名谁。
唯一确定的是,画中所有的颜料产自一种稀有的矿石,进一步推算出年代为宋元时期。参照出土地,以及稀有昂贵的颜料,可以推测这幅画的持有者非富即贵。
爷爷要求她整理出资料,并非她的水平高于这里的工作人员,只因祖孙间因血缘和传承熏陶出的默契,她的一招一式比之外人更能让爷爷看出问题所在。
她猜过,今天会看到一幅修复难度高或者很有名的画,否则也不会打电话给他爷爷。
通常来说,修复中遇到名气不大的画,比名气大的画更具有修复难度,因为有名的画会保护的比较好,只有时间和历史上的大事件才可能减弱这种保护。
现在可以说是一种例外了,既然没有更多的已知资料,喻茜兮决定从最擅长的颜料入手,她记下了实验室工作人员分析出的颜料数据,等回去后打电话和爷爷说。
最近工作室的生意不算多,她可能又要帮着制作的颜料了,周期近一月。
木器组。
年龄稍长的中年人在清理屏风上灰尘,再往里走一点,年轻的修复师正在用锅蒸东西,锅里蒸的是泡了两天已经变软的干鱼鳔。
鱼鳔胶是传统家具的粘合剂,以榫卯结构着称的古典家具,需要这种只有用热水才能化开,又方便拆卸修补的胶,增加耐用性。
进文保科技中心木器修复组的这19天以来,言也的工作就是熬鳔。
熬鳔是个体力活,选料、泡、蒸、砸胶、熬制、晾晒,每一道都需要他亲手来做;入行学修复以前需要三年时间才能上手,现在也不例外。
想要拥有在修复文物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都能解决的能力,至少需要十年的经验,他有自信可以提前几年,但基础的技艺还是要认真踏实的学。
从早上开始,他就在准备今天需要蒸的干鱼鳔了,中午从食堂回来后还换了一遍水。
经过前两次的制胶经验,言也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砸胶的秘诀,熬好这次制的鱼鳔胶后,他取出密闭的容器存放,过几天才能拿出去晒。
外面还晒着上次做好的胶,下班前就可以收入容器中备用了。
带他的师父几乎就没换过坐姿,低头认真的忙着手里的工作,言也站着看了会,心里再次感受这个职业的寂寞和责任。
A市博物院的修复师人数,不到全院人数的十三分之一:金属文物组4人,书画组4人,陶瓷组3人,古籍组2人,漆器组2人,木器组2人。
他是木器修复组新招的文物修复师,准确些说应该是需要师父带着的新人,当初辞职是换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远离刺激和喧嚣,还有各种隐藏在浮华背后的丑恶人性。
重返科大,三年后的毕业季到来前,他成了博物院的修复师。
入职前,全面了解过修复师工作的情况,他认为这里非常适合沉淀内心,每当修复完成一件文物时,他总能看到师傅脸上露出的愉悦感。
责任,实现自我价值,发自内心的纯净愉悦感,这些是功名利禄给不了,也满足不了的一种精神享受。
做修复工作不仅要忍的了寂寞和枯燥,还需要高度集中精力,最重要的是责任感。
他听师父说的时候只笑不说话,若为名利早另谋高就了。师徒两经过十几天的相处后摸清了彼此的秉性,日常教学和相处都很融洽。
言也喜欢这种既尊重有亲近相处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