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别提了别提了,今天船空了,还敢去打鱼不?”
杨浩眼睛一瞪“有何不敢?咱们世代打鱼,落一次水就不敢了?以后出门哪里还敢说咱是渔家子弟?”
“哈哈……好!那吃完饭就走?”
“嗯,吃完就走。”
家里粮食不多了,秋收还有二十来天,必须得捕鱼填补这段时间的粮食空白,拿钱买?谁有那个闲钱买粮食?
几口扒拉完饭菜,杨浩换上打着补丁的旧衣服,给鸡添食加水,哥俩走向海边。
来到海边,发现人还挺多,都在等着退潮后好赶海。
村里一共只有两艘渔船,木制,排水量么……几百公斤,只是七八米长一米多宽的小舢板而已。
一艘是赵地主家的,想用得等赵地主家不用时去借,一艘是村里一户人家家里的,不过这户人家前几年家里死绝了,这艘船就算是村里共有资产了,能出海捕鱼的二十几户轮流用。
虽说二十几户轮流用,但不是每户每天都去捕鱼的,首先得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其次小舢板出海风险太高,大家不是那么积极,怕出去就回不来了,再次船太小,海上风浪大的时候不敢出海。
最勤快的人家也不过隔五差七天出海打一次渔,不打渔在海边赶海也挺好的。
杨浩和赵向阳把船从芦苇杂草里拖出来,这是在这里藏着呢,避免被路过的朝廷水师看见。
渔网在内里一片滩涂上晒着,赵向阳过去取回来,两人一起把船推入海中,开始祖传技能――捕鱼。
一到海上,杨浩整个人气质立马不一样了,从温文尔雅的读书人变成了一只年轻的海狗,边划船边时刻下意识的留意海水流向、深度、风力、方向、有无暗礁等情况。
古代环境好啊,空气清新到爆,一眼能看到几十公里外的山,而且看过去不是黑乎乎或深绿色的,而是原色。
海水也干净到爆,遮住阳光能看清水下好几米深,比现代台州海边稍微蓝一点,大大小小的鱼儿游来游去,海草随水飘荡。
一路赵向阳指着方向,杨浩寻找鱼群,这可是经验技术活。
找到后下网,划船通过鱼群上方,再收网,一般都能有鱼获。
找了好一会儿,杨浩才找到一群鲭鱼,下网,划船,收网,近二十平米的网面才捕到三条鱼……鱼游的可比舢板快多了,船一过来都吓跑了。
再找了一小时,下了两次网,捕到十来条鳀鱼鲼鱼,总重只有十来斤。
忽然杨浩看到几条金黄色的大黄鱼,赶紧在船上找木棒,木棒没找到,修理船的木楔子找到一个,于是拿着木楔子敲击船边。
“梆梆梆梆……”
一声声有节奏的敲击着,赵向阳疑惑的问杨浩“浩哥儿,别敲了,再敲鱼都跑光了。”
“不会,相信俺,看俺给你敲来一大群大黄鱼!”
杨浩继续有节奏的敲击,不一会儿船周围就聚集了一小群几十尾大黄鱼,不停的发出“咯咯咯、呜呜呜、哼哼哼”的声音,把赵向阳都看呆了。
“哈哈……”
杨浩大笑着继续敲击,心道祖传的手艺总算没丢。
大黄鱼每年两次那啥季节,而九月十月正是第二次,它们会发出“咯咯咯、呜呜呜”的声音吸引异性,一吸引就能引来一大堆。
这种特性被渔民掌握后,大黄鱼族群迅速萎缩,因为都被渔民敲击木头的声音吸引来,一网打尽了!
可谓成也是它败也是它。
杨浩敲着敲着,感觉不对了,特喵吸引来的大黄鱼是不是太多了?周围半径几十米的海面都在沸腾,下面是大黄鱼!有不少跳出水面,还有几条直接跳到船上来了……
“搞大了!向阳,快走,再不走船要翻了!”
赵向阳愣愣地看着海面,闻言傻傻地应声“啊?哦哦!”
两人赶紧划船跑路,谁知道周围大黄鱼越来越多,没一会儿半径上百米内都沸腾起来,两人边划船,一尾尾一两斤两三斤重的大黄鱼不断跳到船上,都不用下网了!
而且划船的桨划到的不是水,而是鱼!划着鱼前进的……
杨浩心道要赶紧跑了,再不跑大黄鱼跳上船太多,会把船压沉的!
两人拼命划桨,稍微有点空赶紧把已经冒尖的大黄鱼堆往海里拨拉,免得鱼太多把船压沉。
两人筋疲力竭地猛划了好几分钟,才划出鱼群范围,再回头一看,我滴妈呀,半径两三百米内的海水都沸腾了!无数大黄鱼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片金黄!
“咕咚~俺滴娘嘞!俺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大黄鱼,别说大黄鱼,就是所有鱼加起来都没这里多!”赵向阳艰难地咽了口口水喃喃道。
杨浩也好不到哪里去,在现代大小黄鱼近乎灭绝,哪怕敲破了船帮子可能都吸引不到几尾。
想到了这古代渔业资源多,但是没想到这么多,随便敲了一会儿就引来这么多大黄鱼,估计有正儿八经渔船的话,能捕上来好几百吨!
再一看小小的船舱里,几乎铺满了大黄鱼,与船帮齐高,把水线压的只剩下十几公分,这些鱼还一直跳来跳去,不断的跳下船……
“向阳,放生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