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早在八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就曾在秦淮河边留下了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句。

其实这首诗放到现在来也合适。

崇祯十二年,也就是1639年,此时的明朝处于内乱外患之中,内有张献忠、李自成作乱,外有清军犯境,再加上地方势力割据、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整个大明帝国已陷于风雨飘摇之中。

可这并不影响秦淮河的热闹繁华。

华灯初上,一条条画舫早已停靠在码头边,等待客人们的登船。

作为秦淮河上最有名的画舫主人之一,董小宛也已早早登船,忐忑地等待今晚宾客的到来。

不久之后,她的随身丫鬟小翠匆匆跑上船来。

“小姐,今晚方以智方公子想重金包船,吴妈让我问问你的意思。”

画舫的选客是一种特殊的模式。

通常来说,如果某条画舫当晚只有一波客人求见那倒好办,鸨母直接安排就是了,可要是求见的客人有好几拨,那就有点麻烦。

此时青楼往往提供两种模式。

一是竞价,价高者得。

二是客人们纷纷报价,鸨母再将客人的身份报上画舫,由画舫的主人来选择。

毫无疑问,能具备择客资格的,这画舫主人必定是红人。

董小宛当然属于第二种。

若是她不乐意,客人出价再高也别想登船,对此,连鸨母吴妈都无可奈何。

当然,客人们中也有例外的。

如果竞争中的客人出现身份、地位、名望特别高贵者,其他客人一般都会礼让。

比如说今晚的方公子。

方以智确实有些来头,他出身世家,祖父曾任万历朝大理寺左少卿,其父更是现今的湖广巡抚,而方以智本人也才华横溢,是大名鼎鼎的复社四公子之一,名扬天下。

因此,他一出马,其他客人赶紧礼让。

没办法,这可是有钱有势有名望之人,一般人得罪不起。

董小宛听了也是一喜。

对于方公子,她自然不陌生,这已经不是方以智第一次登她的船。

说起来,她之所以能快速扬名秦淮,还跟方以智有很大关系,方以智第一次登她船之后,对她的才色双绝赞誉有加,随后便迅速宣扬了出去。

这几个月以来,方公子已经登船好几次了,每次都带着不同的客人,而且大多都是满腹诗书的才学之士,通过他,董小宛已经认识了复社四公子其他三位中的另外两位,吴应箕和侯方域,就剩一位冒襄没见过了。

不知方公子今晚带来的是哪些客人?

会不会有我所没见过的冒公子?

董小宛忍不住遐想连连。

四公子见了三,剩下一位不见,这也是一种遗憾。

而且,她还听说,在这四公子里,最有才情的就是这位没见过的冒公子。

“快快有请。”

她满怀期待地吩咐小翠。

董小宛猜对了,今晚的客人里还真有冒襄。

冒襄,字辟疆,扬州府如皋人。

和方以智一样,冒家也是诗书世家、名门望族,冒襄的父亲官至吴楚按察司副使,来头相当了得。

至于冒襄自己,同样也是声名远扬,他十岁就开始作诗,十四岁就出了自己的诗集。

因为才华出众,文苑巨擘董其昌亲自为他的诗集作序,并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

论名气,冒襄并不比复社四公子中其他三位低。

不过冒襄在仕途上却不是很顺利,至今为止,他已经来金陵参加了四次乡试,每次都落第。

现在,他又一次来了南京,既为了今年秋天的乡试,也为了会佳人。

他早就从方以智嘴里听说,秦淮佳丽之中有位才色双绝的董小宛,而吴应箕、侯方域也都向他啧啧称道董小宛,这引起了他强烈的好奇。

于是他便从如皋城赶了过来。

还没登船,他又听说了董小宛的美名。

“本楼今晚新推出了董小姐精心制作的小宛灌汤包、小宛水晶包,诸位公子要不要点上几份?”

董小宛亲手做的包子?

必须点啊!

上董小宛的船,怎么能不点董小宛的包呢?

虽然价格有些小贵,可这点银子对他和方以智都不在话下。

只不过,此时的冒襄还有点不以为然。

年纪轻轻的一位姑娘,她所做的包子味道能好到哪里去?

这应该是秦楼为了赚钱,借她的名为噱头吧!

可没过几分钟,负责点餐的小厮又匆匆跑了过来。

“抱歉,方公子,冒公子,小宛水晶包只剩下一笼了,这一笼还是后厨特意为董小姐的船留的,我擅自做主,帮你们把另一笼换成了小宛灌汤包,可以吗?”

方以智有些不悦:“为何不多做一些?”

“实在抱歉,董小姐时间有限,今天水晶包只做了十笼,灌汤包也只有五十笼,我若不擅自做主的话,连灌汤包都被抢光了。”

这下冒襄惊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