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姚说的地跑蜂,刘荣也没见过,只是听人说,山里的林子里,因为植被很好又无人破坏的缘故,地上每年都会落一层厚厚的落叶,天长日久,一层压一层,加上死去动物的尸骨风化,混合着环境演变,慢慢就形成了厚厚的腐殖土,而这里的地跑蜂就在这腐殖土里面筑巢,一旦有人惊动了它们,一大群地跑蜂追着你蛰,地上的腐殖土很软,踩在上面根本也跑不动,关键这种地跑蜂的毒性不知道要比蜜蜂大多少倍,所以相比野猪、豹子之类的动物更为危险。
想到这里,刘荣问道:“老姚,林子里的土用来养花是不是特别好?”
老姚:“是啊,有时候我们巡山,街上人让我们给捎,一般都不愿意捎,弄个蛇皮袋子,重的跟啥一样,还得背回来。”
小胖:“等我们部搬进新所了,你给我捎上些土,我好好买些花给办公室养上。”
老姚:“行呢,到时候你说话就成哩。”
......
说话间,几个人已经来到沟底,眼前有一条不宽的小河,说是河吧,又有点像小溪,水流也不是很大。“这块水小,有些地段水比较大。”老姚说。
小胖:“那现在咋走?”
老姚:“我们顺着河那边,一直往上游走,就直接到马场了。”
三个人跨过了小河,沿着河边往上游方向继续走去。老姚拄着手里的棍子,继续走在最前头,沟底比较窄,有几步还能踩着干土,有几步就得踩着河边的湿泥走过去。
“你别说,这风景还挺好的。”刘荣说道。
“嗨,这算啥风景,不过就是个夹皮沟,这山里有风景好的地方哩。”老姚走惯了这样的路,对眼前的这些都不以为然。
走了不大时辰,小河里的水流逐渐的大了起来,往上游的路也变成了上坡路。
“螃蟹!”小胖惊奇的喊了一句。
刘荣看时,果然有一堆螃蟹,在河水靠边的一个大石头上爬来爬去。“这山里跟南方一样了,头一次见我们这还有螃蟹哩。”刘荣说。
老姚:“这有啥稀奇,再过几个山头的话,那里种的是水稻,都不种小麦。”
小胖:“咱们县城小学门口就卖螃蟹,一个螃蟹一块钱,蒸出来的,小学生放学都抢着买,搞不好就是在这抓的吧。”
老姚大笑道:“哈哈,那你卖螃蟹的话可要发财了,这连成本都没有,这水里沿路螃蟹多的很哩。”
再往前走,一个小山卯挡在了几人眼前,山卯把河水也分成了两道。“我们得从这里翻过去,两边的水窄的很,不然就得趟水过去。”老姚说。
小胖:“那我们趟过去吧,可能还快一些。”
老姚:“趟水可以,只是水下面都是石板,那石板上的淤泥和青苔可滑的很,又是上下的路,还是翻过去吧,也不高。”
刘荣:“那就听老姚的吧。”小胖也不再说话,几人直往山卯上走去。
老姚:“你们可别小看这个地方,这又大来头哩。”
刘荣:“啥大来头。”
老姚:“这个山卯边上原来住过一家钻山的人,后来突然就都搬走了,说是在这发了大财了。”
小胖:“咋回事,快说听听。”
老姚:“山里好多人都知道,说是原来杨贵妃从长安城里逃难的时候,路过这里,实在是走不动了,就把几箱子金银珠宝埋在了这个山卯上。”
刘荣有些惊奇,问道:“不对吧,杨贵妃怎么会从这里走呢?不是去到马嵬驿了吗?”
老姚:“这你们就不知道了,老人们都传,说是当时先是从长安城里出来沿着秦直道跑的,后来才折转到陕西的,不是有个皇子还在我们这里北边的县自立为王了吗?”
说话间,几个人已经来到了山卯顶上,老姚指着靠东边的一座山腰说:“看,那里有几孔窑洞,就是搬走的那家人住过的。”
刘荣顺着老姚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山腰有一处黑乎乎的像是窑洞的地方。“这钻山的人住在这里,都咋活啊,吃啥呢?”刘荣问。
“嗨,这不简单,自己种点地,平时这山里山货也多,弄上些拿去卖了再换点钱。”老姚边说边往下走,刘荣和小胖也跟着继续往前走去。
小胖:“咱这山里,穷山僻壤,能有啥山货?”
老姚:“这你就不知道了,这山里啥没有啊,就这水里都有东西呢。”
说到这里,老姚停了一下,抬头左右看了看,用手往南边一指,接着说道:“看那边,原来那有一座大墓,后来下暴雨被水冲开了,这河里就冲下来很多铜钱啊,什么的,我都捡过几个铜钱,你说钻山的人能不发财嘛。”
刘荣听老姚一说,心里暗自思衬,啥样的人会把墓埋在这里啊。但是老姚说的自立为王的事情他倒是比较清楚。说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太子李亨,因为“安史之乱”跟着李隆基逃出长安后,一路到了灵武,也就是老姚说的那个县,在那里即帝位,成为唐肃宗的故事。不过说李隆基和杨贵妃到过这里,还埋下了金银财宝,刘荣还是头一次听说。
这样想着,眨眼就到了山卯下面,又顺着蜿蜿蜒蜒的河边,几个人费力的继续往前走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