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家搬进新房的好日子,一顿热锅宴丰盛的堪比过年,初五,上元村亲家家里就传来了喜讯,三儿媳妇娘家哥哥中了头名的举人,那可是晋阳府里的解元老爷,三年才出一个的,接到喜信的当下沈老头一家子就跟着三儿媳妇去了上元村姬家道贺,这可是光中耀祖的大好事,即便作为姻亲的沈家都大有好处,这不,十四这一天,张媒婆子就传了信儿来,说梨树沟的那家闺女应下了,喜得赵氏当即便在祖宗牌位前上了三炷香,直道祖宗保佑!
&ep;&ep;不怨赵氏这般高兴,梨树沟刘家的闺女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好闺女,模样俊俏,身条结实,好生养,手又巧,一手针线活没有几个能比得上,都能在县里有名的布庄里领绣活,赚的钱不比二亩地的出息差,为着这姐仨的婚事,求亲的人险些踏平了他家的门槛,赵氏要说的正是刘家的二闺女,原也就是碰碰,实没敢指望着人家能看上自家,得了信儿的当下赵氏就拿了银子使了四郎去上元村的王家当铺扯了六尺好布,第二日跟着张婆子去了梨树沟。
&ep;&ep;刘家答应了亲事,聘礼也不多要,只要六吊钱是个意思便成,还承诺要给闺女办整套的箱柜做嫁妆,只是一条,他家闺女的新房得是青砖大瓦房才行。
&ep;&ep;沈家当年分家,沈老头几乎是净身出户,两口子一人挑着一担家伙事儿就算搬了家,后来实在没了落脚之处,不得已,才跟里正买下了他家祖上放羊的几间土坯房子。
&ep;&ep;下元村的里正也姓沈,往上数两辈儿,那是上下元村里数得着的地主富户,有田地上百亩,还有一间当铺比上元村的王家当铺还要大,东西也齐全,又喂了上百只羊,专门在村外离田地不远的一块石头地里盖了房子当羊圈,光羊倌儿就用了三个,村子里提起他家谁不伸个大拇指,只可惜没生个好儿子,吃喝嫖赌占了个全,熬死了老爹,不上五六年功夫就败光了家业,传到里正沈占方手里的只剩了二十亩地和村外的羊圈。
&ep;&ep;沈老头都拼西凑弄了五百个钱跟沈占方买下了这处羊圈,清出了积年的羊粪,收拾了门窗就搬了进去,之后花了五六年功夫绕着房子栽了一圈三尺厚密密实实一人高的荆棘,院子里才敢养些鸡鸭不怕被狼叼了去。
&ep;&ep;沈家的房子虽是地主家盖的,当年也用了不少好料,从根基到三尺高的墙都是石头和青砖砌起来的,可再好,也架不住它三尺往上都是土坯砖的事实,更何况屋顶上一目了然的茅草顶子,做不得假,梨树沟这门亲事,要么沈家盖新房,要么黄了!
&ep;&ep;盖新房子倒是不错,可沈老头手里的银钱给小四下聘都不够,更别说大瓦房了,退婚吧,赵氏不愿意,这事儿没个愿意的,见过梨树沟刘家闺女,再看其他的闺女,都不是那么回事,别看三儿媳妇长的不比六家闺女差,可手艺不成,人家六家闺女能顶二亩地,老三媳妇连个吃喝都顾不住,还得靠着娘家接济,这四郎要是娶了六家闺女,必定吃喝不愁,将来有了小孙子说不得还能跟小清儿一般进学堂念书认字,说不得就能跟姬家大郎一般中个举人老爷,呵呵,咱们沈家也能出个官老爷。
&ep;&ep;沈老头对老婆子说将来小孙儿能进学堂念书上了心,无他,姬家亲家公说他家清儿是聪慧还在他舅舅之上,是个能念书的,这是啥意思,这是老沈家这块地上的根苗好啊,上头几个孙子因为家穷耽误了,这要是老四家孙儿也能念书,必定也差不了,到时候,可就是两个举人老爷。下元村头一份儿啊!
&ep;&ep;“行,这媳妇儿咱娶,说啥也不能委屈了老四!”沈老头一锤定音。老两口达成了一致。
&ep;&ep;要娶刘家闺女就得盖房子,要盖房子就得要银子,沈家没银子,但是姬家出了举人老爷肯定有!
&ep;&ep;沈老头有些犯怵,跟别人借银子周转些日子,那是你来我往的人情交道,今儿我不合适,跟你借几个,明儿你不凑巧,我也借给你,可跟姬家借银子却不同,要盖起三儿媳妇那样的两间大瓦房,节省着也得七两银子,以沈家的家境,没有十年攒不下这么些银两,跟人借六两银子,十年后再还,实在不地道,沈老头张不开这嘴。
&ep;&ep;“要不让三儿媳妇回去问问?老四娶媳妇,她这当嫂子也该尽份心才是!”赵氏出了这么个主意。
&ep;&ep;沈老头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你问问也行,好好说话,行就行,不行就算了,别让孩子为难,咱家三儿……唉,也是咱老沈家对不住那孩子……”想起极有可能已经战死的儿子,沈老头心里难受,扛了锄头下地去了。
&ep;&ep;赵氏亲自去了三儿媳妇的新房,许是自家也有了盖新房的打算,打从进大门起,赵氏就不住眼地打量这个院子。
&ep;&ep;别看只有两间房,可这房子盖的真叫个好,青砖大瓦,一点儿泥不见,连脚踩的地都是青砖,窗也大,屋子里亮亮堂堂,映得满屋的新箱柜上都泛着光。
&ep;&ep;赵氏在炕上做了,端着儿媳妇端上来的糖水,喝了一口,才笑眯眯的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