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5

孟宁确实有事找许令嘉。

许令嘉赶到大教室的时候,除了孟宁之外,其他所有村委会的成员都到了,还有一个看起来很干练的年轻妇人。

“介绍一下,”姜斌替她们做介绍,“这是许令嘉许老师,我们芦村新来的支教老师;这是蒋妍,小蒋的姐姐,从芦村嫁出去的女儿,现在回来支持我们的工作。”

“你好许老师,多多关照。”

“你好蒋姐,你多关照我才对。”

蒋妍看上去应该是三十出头,一看就很精明能干,而且穿着谈吐看起来就接受过高等教育。

“芦村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本土企业,无法提供就业机会,导致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导致家里留着的是老人和孩子。”

姜斌说完停下来,看了一眼孟宁。

孟宁接过话头,说:“眼看马上就要开学了,这个学校是相邻的几个集体出资建的,到时候其他村都有学生来上学,我们芦村自己反而没几个学生,这太说不过去了。”

他拿了只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起来。

——鲁丽和她爷爷。

姜斌在一旁做补充讲解:“鲁丽家情况很特殊,她母亲是读过书,有精神追求的女人,当年就是因为追星跑了,爸爸追出去,最后还是离了婚,现在父母两个都不理会家里,只剩她和爷爷两个人相依为命,所以她爷爷很反感让鲁丽读书。”

——蒋勇和妻子。

“蒋勇原先在采石场工作,被石头砸伤了腿,现在落下了病根,不能干粗活重活,家里家外都是妻子勇婶承担,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嫁去邻村,儿子送去了镇上亲戚家读书,还有个小女儿蓉妹子在身边,帮衬勇婶干家务,夫妻俩都觉得女孩没必要读书,而且她一读书去了,勇婶一个人压力就更大了。”

——二痞子、赖麻子、李秃子。

“这三个都是孤儿,上午爹娘下无儿女,三十多了,还是光棍,又懒又泼皮,平时都打流,不务农也不出去打工,每天在村里晃荡,靠低保度日,现在他们三个占了村里的一座荒废破庙,一起住在里面。”

孟宁转过身来:“这不是村里所有人家的情况,但是是比较典型的三家,对我们扶贫工作来说,他们是要攻克的重中之重。”

小蒋说:“勇叔跟我们家算亲戚,他们家的事我可以去试试。”

孟宁点点头:“他们家和鲁丽家的情况更加特殊,除了扶贫工作之外,都有个女儿在学龄期,但因为家里的情况,没办法入学,这也是今天我叫许老师过来开会的原因。”

许令嘉明白了,这做通家长工作,让他们答应让孩子来读书,老师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犹豫了一下才问:“你们会安排上门去说服他们的家长吗?我跟着一起去行吗?”

孟宁放下粉笔,走下讲台,就近找了个座位坐下,皱着眉头像是在考虑,没有第一时间给出答案。

“你去也没用,”这时候蒋妍突然开口说,“勇叔家的问题是,蓉妹子去读书要学杂费和生活费,她走了家里家外就只剩勇婶一个人,她还指望着蓉妹子再大点儿就去镇上打工,给英娃子赚学费。”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重男轻女当然不对,可这么多年下来都已经形成固定思维了,一时半会儿要他们改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许令嘉一下子激动起来:“这怎么可以?蓉妹子不是最小的吗?凭什么她不读书了要做家务和供哥哥读书?”

蒋妍笑了笑:“许老师别急,芦村几百年来都是这样,惯性思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扭转的。”

“那怎么办?蓉妹子最好的读书年龄,不能因为这个生生拖过去啊。”

“书肯定是要读的,”孟宁说,“不止蓉妹子,村里唯一一个有机会考上大学的英娃子,他的学也必须要上。”

许令嘉糊涂了:“英娃子在镇上读书也归我们管?”

大家沉默了一会儿,姜斌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解释道:“英娃子户口在村里,他不管走到哪里,都归村里管。”

但是这就不在许令嘉的工作范围之内了,她现在只是个支教老师而已,能管好她该来上小学的孩子们能准时准点来就不错了。

“那我能做什么?”

“几个村一起出资建的学校,到时候每个村都会出一个老师,我们看过你们的资料,数你学历最高,我去县里开会的时候,大家一致推选你当教学组长。”

许令嘉听到这里人都慌了:“我也才刚参加工作,没有什么经验,我哪儿能当组长啊。”

“你放心,来学校教书的都是支教老师,都很年轻,但小学老师大专文凭就够了,听说你是省师大研究生毕业的,其他老师们也很兴奋,希望你能带着他们一起好好干。”

这话说得许令嘉都要不好意思了。

“那我就……试试吧。”

蒋妍提了个问题:“脱贫工作最困难的是没有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路子走通,教育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经济问题,如果家里有钱了,谁家不乐意送闺女去读书,可现在芦村没有形成特色产业,旅游业开展起来也困难重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